前几天,我看到朋友在微信圈发的外出游玩的照片,太震撼了,也就只有半年没有见,人大变样。我私信她,怎么感觉逆生长了呢?整个人的气质和状态都不一样了。她先是笑。随后跟我说,“我觉得现在的状态才是我的本性。结完婚,就有了孩子,从此整个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孩子。这半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整个人也就释放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我突然心里一震。是啊,结婚前,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有什么喜好,有什么禁忌,有什么爱好,有什么梦想......可是,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我们又是谁?至少已经不是当初的自己了。我们到底为谁而活?反正不是为自己。我们为什么而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就像鬼脚七说的那样,我们经常出发的时候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可是走着走着,我们竟忘了为什么要做这个。每天看起来很忙碌,好像目标很清楚,可是某天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做。
结婚前,我们会一群人没心没肺地聚在一起胡吃海塞,会跨越半个城,只为去买自己喜欢的小吃,会因为朋友一个打电话,拎包就走,会边跟朋友压马路,边嘲笑身边那些行色匆匆的人......那会儿可能什么都没有,有的是激情和想法。可是现在呢?再回想当初的生活,是不是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前段时间,我们一家三口路过刚上班时我和同事经常去的饭店,我在门口驻足了很久。虽然招牌早就换了,心里还是五味杂陈,感概万千。当年潇洒的汉子,一转眼身边多了一大一小的跟班。可是我的生活除了他们还有什么呢?
有了孩子,一切都变了。什么爱好,早已被抛在了一边,太奢侈;以前不吃的东西,现在为了孩子,也都坦然接受;以前见不得小孩拉屎拉尿,现在处理起来气定神闲,得心应手;以前手无缚鸡之力,现在轻轻松松就能扛起几十斤的娃;以前隔三差五朋友聚一聚,现在下班恨不得插翅飞回家;以前可以口无遮拦,现在还要小心翼翼,因为不远处一个家伙正盯着你,耳朵竖着听你的抱怨和唠叨......
琐碎的日子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时间久了,也习惯了。每每看到周围的人,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心里先是羡慕,随后会对自己说,那样有时间陪孩子,管孩子吗?这样一想,好像心理平衡了很多。孩子,已经成了我们人生的挡箭牌。
看书吧?没时间,因为要陪孩子。学习吧?要辅导孩子学习。出去运动吧,每天上班,下班还要围着孩子转,累得像狗,不想动。出来聚聚吧?周末要送孩子去兴趣班……我们所有的生活好像在孩子出生以后都在给孩子让路。渐渐的,我们“因为孩子”而放弃了自我。
虽然嘴上说为了孩子值了,可是你真的甘愿这样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然我们也不会有种种抱怨。
我曾经无数次跟宝爹说,等我韦宝上了大学,我一定会卧在沙发上边追剧,边吃零食,把我以前的幸福时光都找补回来,你还得在旁边给我端茶递水伺候着。宝爹一脸鄙视地说,如果你愿意,你现在也可以啊?我在心里默默地呸他一句,当爹的心永远粗得像水井。可是回头一想,他的话也很有道理。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就是了,干嘛一定要等到孩子大了呢?好像孩子是人生的绊脚石一样。
很可惜,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已经三十多了。是时候要去找寻自己了。我不想等我垂暮之年回想走过的一生,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我想那一刻,一定会被自己气死。
我开始重新规划路线。我试着给自己留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小时候有过三个理想,成为记者,老师,作家。前两个都已经实现了,后半生要开始为另一个梦想努力了。当我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自己也被吓了一跳。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敢于踏出第一步很重要,一旦开始,向前走的信念会不断激励你!
我开始报写作课程,看提高阅读能力的书,刻意练习写作。当我的文章被转载,阅读量达到50000+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比想象中的厉害。随后我又报了魔云兽老师的课,学习写书评。当我战战兢兢交了作业,让老师帮我点评的时候,没想到竟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好多事情看上去很困难,真的决定去做的时候,反而变得容易了。
这半年的努力,整个人好像一下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每天虽然忙碌,但是收获了久违的幸福感。虽然只是刚刚起步,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但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这正如鬼脚七说的,“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你的精神有没有那种幸福的感觉,能不能在精神上找到这种追求和方向,并且坚定不移地朝这个方向走。”
“当你把一切交给未知,你敢踏出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接下来就是继续前行,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