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学生马应强的较量(一)(我的戈壁故事)

这是我的闽宁学生,他叫马应强,长得挺帅气。

一米七上下的瘦高个子,是班级的最高“海拔”。身材比例很协调,宽肩长腿,加上很周正的五官,黝黑的皮肤,短短的“小西装头”,显很相当有精神。

但他超不爱学习,一提到学习,就成了蔫瓜,精气神全都跑光光了。

他在这周的随笔中这么写到——

周六早上起来,坐在床上看了一会儿电视,吃了早饭,就去篮球场打球。先投了几个篮板,后来又投了一个三分球,就进了。今天手气很好,十个三分球进了八个。中午回家吃完饭,听到表弟叫我。他拿了手机,我们一起打游戏,打到五点多,我又去打篮球场打篮球,打得满头大汗,就回家吃饭。妈妈叫我洗了澡,坐在床上看了一会儿电视,就睡了。这是多么开心的一天呀!

可想而知,他是个作业拖欠大户,这篇随笔是在学校让他补写上的。

全文共一段,倒也实诚地介绍了自己的一天,纯玩无任何有关学习的添加剂,真是无比纯粹的开心呀!

其实,不仅是周六,在应强所有的课余时间里,基本和周六这天一样,是无任何学习添加剂的。

他回家不做作业,全靠第二天早读课上或补或抄。因早读时间有限,还是会欠上一屁股的“作业债”。

他妈妈倒是很想把他管好。无奈在应强四五年级最需管束调教的年纪,他妈妈有大半年时间在外地医院照顾应强生病的舅舅,回来又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去永宁县城,给高考的二女儿做饭陪读了。而应强的爸爸,在集市那边有个摊位,起早摸黑都在外头,根本管不了。

等到他妈妈某天回到应强身边,发现自己完全“控不了股”了,一开始急起来就揍他几下,可后来就不太敢了。现在应强都长这么高了,眼见比他妈妈还有力气呢!最终他妈妈只能叹着气,将这唯一的“招术”给废弃了。这下,应强同学彻底成了戈壁上自由自在的风儿~

但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呀!情急之下,他总能很快地记背或补上作业,在即将被老师“处理”的临界点,像鱼儿一样溜开去了。

  我经常为他惋惜。读书是真有天分的,有些孩子会读得比较喘,但好在“勤能补拙”。有些同学,可以学得轻轻松松。人家要花上十分钟掌握的,他可能只要五分钟即可,马应强就属于后一类孩子。但关键是,应强同学压根儿就一分钟也不愿花,那当然啥都不会。

老师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惜才”。我未能免俗,总想拽他一把,总想去点醒他。

可是,我几乎是屡战屡败——

我最先想给他点盏“心灯”,让他爱上阅读,让“书”如春雨般无声地润养他。但遭到他坚决的“抵制”。

最先是为他挑了本童话书。当时他的身子僵成一块铁板,上身起码向外倾斜了15度,以便尽可能远离我。皱着眉头,一副极不耐烦的样子,话语也精简到不能再精简了——

  “不看!”

  “不爱看!”

    “不用,家里有书!”

      ……

  我便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

接着,我又从他这个年纪,他这个性格去想,想他可能爱看的书。最后为他千挑万选了一本《少年特种兵》。

国庆假期前一天在教室走廊遇到他,告诉他我为他挑了这本书,放在我办公桌上,让他今天一定要拿走假期里去读。

他倒没有上次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漠,只是有点小小诧异,眼神有小点儿茫然。但略一迟疑后,还是很勉强地点了点头。

我可高兴啦。但还是高兴太早了,等我假期回来,书还原封不动地放着。

我又输得稀里哗啦。就像是我装备了精良的武器,可对方连眼神都不给一个。输得挺不体面。

  后来,我又把自己的脑细胞拼命运作了一下,决定委任他为阅读小组长,替组员们去图书馆借书去。

他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抱来一大摞的《小王子》,很负责地分到同学手里。虽有前两次的交锋教训,但我仍止不住窃喜。他可是头一次爽快答应,要把这本书看完的哦。

  到了要还书,大家要进行读书交流的日子,我点了应强的名,他站起来很干脆地说“没看!”

我的头便“轰”地炸开了。我知道自己又败下阵了。但我也知道,刚拿书时他是真心想看的,可他的惰性,又硬硬地把他的目光从书本那给扭过来了。他并没有骗我。

  但好在“我”也拧得很,屡败屡战~

  那天我在课上给孩子们读路遥的《在困难时期的日子》,读了整整一节课。小说中的主人公马建强,紧紧牵了大家的心。他的好成绩因贫穷引来了殊多的烦恼,马建强纠结的内心,全纠结了孩子们的脸上,包括马应强。

这次,我不敢大意,不敢随意“出手”,担心把“命门”暴露在外。

  我耐心地等到马应强在体育课上惹了点小麻烦,显出他内心的虚弱时,我赶紧趁“虚”而入,一通道理后,我告诉他,他非常需要在小说里的马建强身上,获得勇气,汲取成长的力量。

他几乎没有半点犹豫,很快接过,而且立马看了起来。

这次轮到我诧异得有如梦中一般的不真实了。

马应强真的被小说里的马建强迷住了。那埋头在书本的样子真帅呆了。

  去应强家家访时,他妈妈说他晚上有几天都没出去逛了,都在看书呢!我知道,他就是在看路遥的《在困难时期的日子里》。

这下子,应强是真的看上书了。我高兴得走路都带风。但我还没来得及给自己颁一个奖,马应强就把书还回来了。

路遥这本书,其实是部小说集,马建强只是其中一篇的主人公。可应强任我怎么劝,他都说不看了.那态度犹如我对待电信诈骗般绝决。

我怕自己太过沮丧,便常常哄自己说,人家应强看书直接从“高中”起步,跳过了绘本童话,跳过了校园小说,直接读大师作品……

再后来,我“士气”便有些低落。某天随手递了本书给他,这几天又改到他的阅读单了,发现他在看了呢!虽然他每天才看十来分钟,我还是挺欢喜的。但当然不敢做“柳成荫”的梦,以往的教训太多了呀!

“心灯”似乎没怎么点亮,我就想着去将他“路灯”,尽可能让他不要迷路:

我便去他家家访,尽可能把这个孩子读得更透一些。

  宠,我觉的他家人,尤其是他爸爸,一定非常宠他。

在他家小小的院子里,竟然安了个乒乓球桌,还想方设法在墙上安了个和赛场高度相当的篮球架……(未完待续)








       

   

         

       

- [ ] '

- [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读到路遥的作品,还是参加工作以后。 同事拿了一本路遥的中短篇文集《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我借过来随便翻看了几...
    怒马鲜衣入梦来阅读 1,044评论 0 2
  • 提起路遥先生,每个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的另外两部作品《平凡的世界》以及《人生》。因为这两本著作的光芒实在是太过耀眼...
    非飞羽宇阅读 1,236评论 11 9
  • 一 那是个不寻常的年代 黄土高原改革开放的脚...
    千年明月阅读 726评论 1 1
  • 大老师 我有时想,我这爱看书的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我家贫穷,从小,家里就叮当响,买不起一本小人书;父母...
    蜗牛先生2阅读 643评论 0 2
  • 食堂一出来,我就看到半个月亮了,它静静挂在浩瀚的夜空,孤独又忧伤~ 我愣愣站着,也有些伤感。“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
    龙泉姑娘阅读 338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