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说:人们日常所犯最大的错误,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容易跟自己亲密的人起争执,感觉稍不顺自己意愿的时候,就会心里很不舒服,甚至钻牛角尖,感觉对方已经不像以前。今天有幸读到这本《连接感:如何应对亲密关系中的焦虑》,对如何与自己亲密家人相处有很大作用。
书中分享了如何建立连接感:
1、觉知焦虑
2、暂停法
3、建设性交流
家人虽然会体谅你的情绪失控,但如果一味处于一种情绪失控的情况,这无疑会透支家人对你的体谅。
在第一部分的“觉知焦虑”中,我们为何会情绪激动,是因为对方的做法或态度给自己带来焦虑,又无法及时进行排解。我们要客观认识到双方如果大脑处于用不同区域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是无法在同一频道找到共鸣的。
当女生在发脾气的时候,你妄图尝试去跟她讲道理。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的前脑部分是负责理性思考的,而中脑部分则表达情绪的。但处于激动情绪当中的人,根本是无法同时进行理性思考。但不能有科学理论的支撑,就任随自己发脾气,因为谁都没有义务去忍受你这公主脾气,也并非人人都能忍受得了的。毕竟每个人的体谅是有一定的承受值的。
要避免陷入焦虑情绪,关键是我们不要去钻牛角尖,不要太赞同此时心里出现的负面情绪带给我们的心理暗示,而我们应该要提醒及时跳出来,将自己当做是旁观者,去清醒地认识自己,为何会情绪失控。
第二部分暂停法。有时自己情绪失控的时候,对方也会告诉我说,“现在我们先休战,冷静一下,我们再说说话。”当时正是气头上,以为对方是故意应付自己的“迂回战术”,学习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有理可循的。
下一次情绪激动时,可先启动暂停,再用深呼吸法自我安抚,接着进行视觉化冥想。冥想可以让自己处于一种比较舒服的状态,放松身心,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自我审查,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环境,用美好的感受去消除焦虑,用一种主动的方式自我治愈。
在双方都处于冷静状态时,我们可以进行书中提到的第三部分内容――建设性交流。首先我们从正面情绪入手,陈述对方身上你所欣赏的优点,并说说,这些优点所能勾起回忆。平日里会因为家人的举动而感动,有人甚至打趣说,“不奢求你现在都感动,希望你到时生我气时能想起我对你的好就行”。平日里把这些话当作是矫情,但其实将这些美好储存起来用作唤醒正面情绪的“法宝”。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第一人称“我”去取代第二人称的说法去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对方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去体验此时自己的痛苦。因为这时学会正面的表达也是尤为重要的,而不能采取憋着不说,硬要对方给自己台阶下,这是属于一种不正确的情绪宣泄,久而久之,对方也会生厌,会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子委曲求全,很容易彼此会进入一种冷战的状态,这并不利于对于彼此间亲密关系的建立。
最后我们要尝试让对方开口说话,因为我们才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但我们这时也不能要求对方说到自己心里所设想的那一套,因为毕竟对方并没有学习到这本书的内容,我们这时用上“镜像法”,客观地去聆听对方给予你的回应。”聆听、反思、检查”这六个字,在最后反馈中非常重要,因为你只有静下心去分析对方所给出的答案,才能知道你是否已经表达出了你的正面情绪,还是又陷入对方的不理解。
家人的体谅是尤为重要的,但你不能时时刻刻去考验对方对你的爱,你不能去将他们的体谅孰若无睹,当作理所应当。假如今天你透支了他们的体谅,那明天你们的亲密关系又将走向何方?
不是一家人,不进家门。家人彼此间的性格肯定有所相似,那种相似往往也容易起争执,那就要求我们在携手共进的时候,且行且珍惜;在理解中,去感受别人对你的体谅,在你的正面表达中,去感受建设性交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