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文章了。首先,是这样子的,我个人创作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都会有那么一点灵感。然后呢,我这个人也比较懒,也比较怜惜自己的身体,所以,总在有那么些想法的时候,我就毫无例外的躺在床上。
共享单车,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创举,进入我们的眼球是日常生活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我觉得,共享单车的格局是没有完全固定下来的,我也觉得共享单车出局的企业,也是有些值得我们品味出来的东西的,那绝对是回味无穷的。但由于没有创业的经历,也不知想法实现成为现实的技术,在哪些方面是可行的,在哪些方面是比较天真的,但是我还是想很把自己这天真的方法写下来,作为大家的生活笑料,愉悦下生活,放松下身心,也就有我写下来的价值了。
我承认我的想法是源于我自己的生活,也是我自己对单车的体验后的感受。总体上来说,单车体验起来是相当棒的,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也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也有不堪的一面,那就是竞争力薄弱的单车在我们的眼中看来,显得那样的刺眼。然后,我就开始想,如果它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有没有努力的方向和入口呢?
作为一个目前出行都用mobike的用户来说,我是相当认可其成功的。但是在自己的使用过程中,我也感觉在用户的体验方面以及其他方面还是有完善的余地的,当然,在未来的技术研发方面也是有挖掘的方向的。具体说来,我觉得如果此刻还在与那些已成气候的单车企业硬碰硬是件愚蠢的事情。
首先,还是要考虑能站住脚跟的问题。在市场布局方面,应该是要慎重考虑的。虽然说大城市普及起来收益显著,但是格局已尘埃落定,此刻,应采取的是迂回战术才比较合适。另外,就是在价值的选择方向,或许我们也是可以选择比较有个性的能反映我们品牌价值的东西存在。比如说,目前市场上的单车存在的价值是为了满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挖掘其存在的其他需求,找到其他元素的契合点呢?比如说,旅游。
总忘不了几年前,同大学同学穷游庐山时的情景,而且还正赶上五一黄金周,所以景点的旅游都是价格比较贵的。那时候,几乎就到了累游的程度了。也就是说,很多景点到景点的地方,路途方便,然而却只能步行前往,那真是累的要死。但是,如果放在现在,踩踩共享单车,既不浪费时间,又不缺失快乐。
另外,就是单车的调度问题了。就mobike来说,它分为半小时五毛用车和一块钱用车。然而,我发觉这样的分类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你是不可能快速寻找到五毛车的。如果每个地方,不管单车以如何流动,都能非常快速地找到五毛车与一块钱的单车,那么效果就立竿见影了。比如专门设定五毛区和一元区,要么就是虽然没有设定,但还是有个比较接近1:1的比例投放。
然后,就是收费机制问题了。虽然收费机制分为五毛和一块,但是,其差别也应该有所显现出来才比较好。我也有过骑五毛车的经历,有些骑起来感觉也还好,有些则比较费力。一元的单车比五毛的单车的优势在哪呢?这的标准似乎就显得不是很明显了。如果五毛的在体验上要比一元的费力些,就应该统一一下,所有五毛的单车没有任何差别的体验,而与一元的则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收费的机制还是可以进行下调整。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纯粹的以时间来衡量,那么,时间方面还是可以说进行细分才好。比如说,我骑一元车在速度发挥上,可以比五毛的体验要好,那么,我用相当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而用五毛车花多一些时间到达目的地,最后五毛车的收费算下来比一元车还便宜,那么就有些不公平了。比如,我骑着一元单车花四分钟到达目的地,要一元钱;而马骑着五毛车花二十分钟,却只要五毛钱。很显然地,这就让用户在选择上,没有更灵活的选择。如果让我们骑行前,考虑里程,时间,速度来选择,那样体验就更好了。比如到达同一个地方,是选择五毛车慢行结果便宜还是选择一元钱快行更划算呢?
最后,就是技术研发方面的问题了。这是一个相当有痛点的存在了。那就是,当你对路况不熟时,一手手机导航,一边骑行,既是一件不安全的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了。当然,这在目前也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但是如果你能解决,那成为后起之秀也不在话下了。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可以考虑的。在手机几乎没有电后,我发觉傍晚扫码开灯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了,二维码周围涂上荧光粉就有那么难吗?
由于市场规模已成定局,我相信出局的,应该都是跟着成功的模式走下来的,没有任何的创新所造成的结果。但是,在我内心深处,我还是觉得,那些在创业的路上,勇敢迈出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虽然他可能已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