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成昆的爱
大抵是源于张国立饰演了《倚天屠龙记》的混元霹雳手成昆,所以,我一直是不太喜欢的他和他的其他作品,甚至是其主持的节目,我都感性的回避。如果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这说明张国立先生确实将金庸先生笔下的成昆的角色演活了,演真实了。那身形,那眼神,那语调,都让我恨恨的。“爱屋及乌”成语相反就是“恨屋及乌”了,我就是如此,让张国立先生替成昆在我这里蒙冤。
金庸先生笔下将成昆描写为一个为了获取小师妹的爱而不得,最终将这种爱,演变为对小师妹的丈夫阳顶天的恨,在阳顶天死去后,转化为对明教的恨,转化为对整个武林的恨,用尽心机,让整个武林对明教进行围攻,一达到双方自相残杀的目的。
万物之理在于相生相克之平衡,两性相爱在于吸引和排斥的平衡,所以,只有吸引而没有排斥不能成为爱的全部。凡千古流传之爱情故事,都是停留在相互吸引而未进入排斥阶段。祝英台和梁山伯如此,朱丽叶与罗密欧也如此,即便是金先生本人的爱情也是如此。然何以如此呢?因为一旦两性由吸引到结合,必然伴随着柴米油盐和意见不合的争执,进入排斥阶段,排斥而不离开,才是生活。人人均有确定与不足,一旦结合,不足之处就会显露出来,而只有戛然停止在吸引阶段,才会让人唏嘘不知。无人去探究结合后的排斥,因为无法探究。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因为走到了一起成为悲剧,汉武帝和阿娇的爱因为走到了一起而成为丧歌,所以,如果忍受不了四目相对无言,和明天的早餐在哪里的忧郁,以及孩子的教育和抚养,谈论虚无缥缈的吸引阶段,甚至将两性之间的吸引视为爱的全部,都是禁不起生命的经过的验证。
爱是有阶段的,有转化的,当然也是有“度”的。不管不顾的将所有的行为都归结为爱,在他本人固然是可以说得通,但是,如果爱一个人,就可以借“爱”之名,将整个世界作为代价,将他人的生命作为草芥,早已超过了“爱”的“度”。试想,如果欧阳克借“爱”黄蓉之名杀死郭靖是否会引起世人的羡慕,令狐冲借“爱”岳灵珊之名杀死岳不群和岳夫人是否会成就令狐冲的狭义,郭襄借“爱”杨过之名杀死小龙女是否能成就郭襄的楚楚动人。
单纯的就事论事不足以显出一个结论的荒唐,只要将该事所涉推出利己的界限,如果能够接受,则符合“道”;否则,则是超越“度”,成为悖论。
乾坤虽大,万物虽繁,只有相生,走到极端必然是自取灭亡,就像澳洲的兔子;只有相克,不用走到极致就是萧瑟一片,何来百花齐放?
成昆,借爱之名行利己之实,将一切阻拦自己所谓“爱”的人、事,都进行消灭。如果人人皆如此的“爱”,人类就是必然走向灭亡,没有了人,谈爱就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