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的作品中,我看的第一本就是《悉达多》。一开始我把它当作了解古印度宗教的入门书籍来看待,并且对作者是德国人这一身份表示惊奇。“一个异国人该如何将以其他民族文化为背景的故事讲述好”,这是我在开始前对它抱有的质疑与不信任。
悉达多这一人物并不是黑塞拟想出来的,而是宽泛意义上的佛教创始人。他的出身优越,天赋异鼎,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作为同龄人中的榜样,踏上父辈所安排好的道路本是他人生的定轨,可是他的心中却产生了对“自我”这一定义的苦恼,为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和发展个体“自我”,他选择放弃原先富足的生活,踏入从未涉足的世俗生活,过上了类似于苦行僧的日子。
优秀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总是与苦痛脱离不了关系,黑塞在创作《悉达多》的前夕正在经历着算是他的人生中最艰难的阶段。战争带给人民的伤害是毁灭性并且不可逆的,在一战期间,他的妻子因为精神分裂症而成为精神病院的常驻人群,自己因为没有稳定工作整个家庭一贫如洗,三个孩子也不得不送去让朋友帮忙照看。德国人仿佛刻在骨子里的反思精神使他不停的思考战争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伤害。我觉得动荡的时代背景是促成这部作品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宏观的环境中,个人的举动和意愿都是微不足道的,黑塞只能通过去思考意识层面的东西来寻求内心的安稳与平静。
寻道之初的悉达多有着令人佩服的忍耐力以及对世俗一切的不屑,不管是遇到多么美艳的女人、多么华贵的宫殿,他都会忽视并且对这些物质上的富足表示轻篾,一切快乐、美满的积极情绪都是虚假的、腐朽的、终将逝去的,痛苦才是贯彻且铺满整个世界的唯一真理。他禁止了自己的一切愿望,期望着当“自我”死去时,当他终于逃离这层躯壳时,他会触及到他从未触及到的永恒。
但当痛苦忍耐到极致,一切事物都将回到原点。
他意识到无论是抛弃掉欲望和期待,抑或是选择在金钱与华贵中沉沦,两者的本质都是逃脱肉身折磨的方式,麻痹醒来后就是更加残酷的现实。悉达多决定转变思路,他不再躲避,而是去直面他之前避之如蛇蝎的东西,只有接触它,了解它,熟悉它,才有机会消灭“自我”。
悉达多在繁华的街上结识了甘玛拉,她是他进入世俗社会的敲门砖和引路人。在红颜知己的指引下,悉达多学会了经商赌博、肆意挥霍,凡是富人们所熟悉的消遣方式,他全都去了解直至精通。但是执行并不代表认同,早期所学到的教义仍然无形地影响着他,他一边沉迷在享乐之中,一边又对这等放纵行为感到不屑,可是逐渐地,悉达多看着会感到喜怒哀乐的人们,心中泛起名为羡慕的情绪,因为复杂的心情和敢恨敢爱的态度是悉达多所不具备的。
之后便是整本书的高潮部分,当内心的空虚扩大到没法去填补的地步,悉达多选择离别。他回想前段时间里所做的蠢事,心中的郁闷与无措使他羞愧得想要投河以洗清自己的罪孽,然而曾经见过的渔夫将他救下,清醒后悉达多感觉以前的自己已经逝去,现在取代而来的是全新的生命。
之后甘玛拉的逝去和他儿子的离开则让他实实在在地了解了何为感情,让他顿悟了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且不可取代的,活着的每刻都即永恒。他接替了好友摆渡人的身份,他以旁人的角度去看待众生的喜怒,悉达多终于舍弃了自壮年时就伴随着他的傲慢,而是尊重且平等的看待众人。在对万物的包容中,悉达多最终找到了真实的“自我”。
对应我在开头的想法,本书不能以宗教的角度去评判它,它更像是掺杂着哲学道理的轻小说,它以悉达多的一生为导线,以年岁为划分,去一步步阐释道理。我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核心观点并不是宽泛地让大家盲目地去寻求内心平静,而是每个人的人生、所要经历的道路都是不同的,一昧地模仿或者强求一致是不妥当的。跟风只会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