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三遍20190731赵福老师千聊分享的“沟通无障碍”微课。对如何有效沟通有了更多认识。福老师说:沟通不分年龄,与性别无关,无障碍沟通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掌握沟通技巧和沟通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理念。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共情。
什么是沟通呢?老师做出了以下几项说明:
1.我们得先同频。同频也不是我说的你都同意,而是在情感上能量上共鸣。能量由频率决定,频率由情绪决定。无论跟谁沟通,都先学着感受对方此时此刻表达的情感是什么样的状态?不能转移对方的情绪,阻止对方体验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我们不能看着孩子遭遇沮丧、难过、伤心等负面情绪,总一厢情愿的想要把人从那个情绪中拉出来,那是我们自以为是的行为。回想到自己以前很自以为是,比如孩子很小时哭,我说“你是男子汉,不能哭”来转移孩子的情绪。】
2.沟通也并不是我们告诉人家该干什么,有时对方不需要我们提供什么帮助,只倾听就好了。
在这里切记:把事情、道理和情绪分开。【我以前爱给别人出主意,现在有时有意识在停止想要去说的冲动,看到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不能带着情绪说道理,需要感受对方情绪,再来启发对方思考如何处理事情。】
3.沟通也不是单方面说教。而是信任、理解对方。对方懂得再多也没关系,这就看我们能不能走进对方心里,能不能感受对方此时此刻的心理与情绪。即使对方投射情绪,我们不认同就是。我们只关注对方此时此刻表达的心理需求。
只有关注到内在了,才能关注到对方那个生命,才能让对方感受到爱。【带着觉察,稳定自己的心,不被对方情绪干扰,界限清晰,不求不助。】
此时要记住沟通一个原则,关注点始终在对方。
4.沟通是有呼有应。带着偏见、主观、控制与对方交谈,那不是沟通。【换位思考】
我们不能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往往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我们自说自话,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二是孩子说的话我们听不懂,不知道回应。我们也不知道表达自己的内心。
当情绪来了,我们得多反思自己。虽然情绪没对错,说来就来,但不一定说走就走。我们得学着面对情绪时表达感受。
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表达,就表达对方的感受和自己的感受。
表达感受需要注意的原则是:用词一定要准确,不要带评论。尤其是人格上、性格上、品质上不要评论他人。
老师说:我们先得学会倾听,去理解对方的情绪。客观的回应是让人无论站在沟通双方的任何一方的角度都对,而不是做单向沟通。
可以从生活的小事情反观自己的自由度大不大。即使现在还不会沟通,也不要灰心。老师告诉我们,就只需记得在那个当下:把自己观察到对方的表情、神态以及肢体语言用词语描写出来,再把观察到的现象不带评判的表达出来。
【学到这里我觉得做到无障碍沟通自己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从现在开始:不断地练习,不断地练习放下,放下头脑中所认为的“该怎样”“不该怎样。”
只有用心去沟通,走进对方的心里,才能和对方同频。要不就是自说自话,在强加给别人,在投射给别人。
【通过反复学习,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真庆幸自己在不断学习。继续在成长的路上修行,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先练习听话和说话】
感恩福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