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鹤和桑桑从一年级开始就是同班同学。
秃鹤应该叫陆鹤,因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小秃子,所以油麻地的孩子都叫他秃鹤。
但在桑桑的记忆里,秃鹤在读三年级之前,似乎一直不在意他的秃头。这或者是因为他们村也不光就他一个人是秃子,又或许是因为年纪还太小,想不起来自己应该在意自己是个秃子,秃鹤一直生活得很快活,大家都叫他秃鹤,然后很高兴地答应,仿佛他本来就叫秃鹤,而不是陆鹤。
秃鹤的头是地道的秃,他用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着那么光溜的脑袋,大家都会去摸他的头,但是随着他的长大,他便不让别人摸了,把自己的头看得珍贵了,不再由孩子们想摸就摸,如果有人摸了它的头,它就立刻会去判断,见是一个比他弱小的,他就会打人家,但是如果是个大个儿,他就会骂一句。
但是也不是实在不让摸,如果人家偏要去摸秃鹤的头,也不是不行,但得付秃鹤一点东西,要么是一块糖,要么是将橡皮和铅笔借他用半天,桑桑就用一根断了的格尺,就换了两次抚摸的机会。
但是慢慢的,他把自己的秃头看的越来越重要了,谁在摸他就跟谁急眼,跟谁玩命,总之,他现在的头,谁也摸不了。
就算用再好的东西跟他换,他也不要人家摸。
平时,只要有同学见到他就会笑他的秃头。
时间久了秃鹤开始不开心,成天不去学校。
还跟父亲说,父亲用生姜治疗秃鹤的头,到了教室,同学们都闻到了生姜味。班里混乱了起来。
但是过了很久,秃鹤的头还是没有长出头发。
他就戴着帽子去学校。
就在正式的典礼上也不让秃鹤参加,这给秃鹤的心理上增加了沉重得打击。
可在正式的典礼那天,秃鹤上了台,全场的人都笑了个遍。
班上的人和老师都不再理他。
直到一次,一个话剧要演,可是主角是个秃头,正当校长难以为情的时候,秃鹤站了出来,用奇迹一般的速度,一天内胜任了这个大主角,半夜他不睡觉,把每一个动作都练的滚瓜乱熟,把每句台词都背的倒背如流,话剧结束后,专家给出了很高的评语,这让校长,老师,孩子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时间长了,秃鹤便再也不戴帽子了,因为他自豪,他为自己是一个秃头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