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丽尔项目虽然流产了,但书还是坚持读完吧,毕竟技多不压身。这场疫情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是一个暂停键,但对于新媒体行业,却是一个快进键。不管是借助新媒体打造个人IP,还是产品的品宣推广,都需要运营技巧。作为一个运营小白,这本《从零开始做运营》光听书名就很适合我了。
运营通常分为: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用户运营。
关于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是指通过创造、编辑、组织、呈现网站或产品的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内容价值,制造出对用户黏着、活跃产生一定促进作用的内容。内容的文案能力很重要,而提高文案能力的方法就是多看多写多练,没有捷径。最近我刻意多发朋友圈就是为了练手,包括读后感。好的文案一定是考虑受众的心理感受的,当然,前提是弄清楚受众是谁。
让我有所反思的是“二八法则”,即一个社区里通常是由20%的内容生产者贡献了80%有价值的内容,而在内容社区里可能会放大到1:9,甚至是1:999。想想自己,属于那999分之一的内容消费者,不管将来是否从事新媒体运营行业,打造个人IP还是需要的,所以我决定要慢慢转化成一个内容生产者,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博、小红书、抖音、知乎平台。先不用去考虑变现,也不用去担心别人的点评,至少生产内容的过程也是把自己梳理成有趣的人的过程,至少先看起来是个有趣的人吧。
关于活动运营:
活动运营是通过组织活动在短期内快速提升相关指标的运营手段。所以活动运营最重要的是:目标明确、目标清晰。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举办的减肥沙龙,似乎没弄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所以一场沙龙过去,什么都没有留下。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活动规则的设计准则:流程简单少思考,文案清晰无歧义。最近下载了一个肯德基APP,当时店里一冲动办了张10元下午茶的大神卡,其实也没弄明白具体他家的王炸卡、宅神卡有啥区别,就稀里糊涂花了90元办了张卡,回来后研究app半天没搞明白怎么买这个下午茶,气呼呼的说要退卡,我爱人是个电子发烧友,他看我这样,连忙拿过去研究,结果也没搞明白,于是我直接冲到店里,想退卡,店员说退不了,算了,先别让他们店员教我一下,店员居然换了好几个人也没搞明白,让我打电话联系客服,我也是懒得打电话了,算了,不较劲了,只是默默发了誓:此生不再使用肯德基app,不办他家的卡。你看,这就是活动运营把流程搞得太复杂。类似这样的还有支付宝,第一年我记得双11就没搞明白怎么玩,干脆放弃了,后来流程简化了,但app上还是会有一些通过游戏集币之类的功能让我云里雾里干脆放弃了。活动种类很多,大致分为:抽奖类活动、红包类活动、收集类活动、返利类活动、竞猜类活动。以前特别不理解的就是几乎所有的app都有一个“签到”活动,现在明白了,周期性的活动是为了培养用户习惯,养成习惯的用户到了时间节点会主动参与活动,通过用户主动参与的行为,运营人员可以了解用户的偏好,对之后的活动运营的改进大有裨益。换个角度想,我之前研究星座,每天就等着固定时间看“同道大叔”的公众号更新,时间久了养成了习惯慢慢也被转化了。
关于用户运营:
用户运营是指以产品的用户活跃、留存、付费为目标,依据用户需求,制定运营方案甚至运营机制。有一个规律在用户运营中被无数次验证:即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比维护一个老用户的成本高得多。而另一个规律是:如果用户流失了,再次唤醒他们会非常困难。总而言之:给客户他想要的。不管有多少种办法引入用户,至少要有一种办法来留住用户,这才是运营的关键。用户运营里最重要的两端,一端是引入用户,一端是避免流失,而中间最健壮的躯干就是“激励留存”,激励的手段:头衔、等级、勋章、成就、排名竞争、积分等等。作者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点:一个产品,最难做的不是加法而是减法,最难的不是改变,而是坚持。这句话不仅仅是针对产品运营,对我个人也是如此。什么都想干,反而什么都干不好,选定一个行业,专注地干下去才是最难的。
除了对运营的基本常识有了一些系统的认知,还弄明白了之前开会时假装听懂的“PV/UV/SEO”等专业小词儿,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挺适合运营小白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