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和政府
数据主义认为宇宙的一切都由数据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数据推动了科技进步,不管是生物学还是经济学;数据还还能创造音乐,让人类的体验得到满足。
经济机制就是收集关于欲望和能力的数据,再转化为决策。
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就是将分配和做决定的动作发放下去,由市场自己做决定;而苏联共产主义就是将决定集中在一个终端上,比如高税收后,政府再决定发放个各行各业多少。电影《2012》里的诺亚方舟就设定在中国制造,其中的台词至今难忘:中国才能集中力量做大事。
资本主义能够赢得“冷战”,是因为在这个科技加速的时期,分散式数据处理的效果就是比集中式处理的效果更好。
如果换一个场景(比如古罗马帝国时代),反而更能是集中式处理拥有优势,让罗马共和国衰落,权力从元老院和公民大会转移到专制皇帝手中。
也许真的没有谁好谁坏,只有适不适合这个时代吧。就像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也许换一个时代只是普通人而已,就像Outliers里提到的不同的成功案例,有时候是你意想不到的因素造成了最后的成功,只是人们习惯性事后去找一个更容易推理的原因罢了。
普通民众慢慢意识到现有的体制不能为他们带来权利,所以他们支持反体制的候选人,如Trump,但就算他当选,权利也没有回到普通百姓手中。
正因为科技发展的如此快,政府无法处理这些数据,政府也不再有宏伟愿景,只剩下行政功能,维持着国家现状,却不能带领人们向前。政府确保教师每月拿到薪水、下水道不会堵塞,却不知道20年后国家该走向何方。
网络的出现一开始没有引起过重视,所以几乎没有监管(除了少数国家需要科学上网)。虽然现在美国政府手上有着各种数据,却不知道该怎么使用。
信息的自由
谷歌能比世卫组织更快察觉到流行病的爆发,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允许谷歌自由存取我们产出的信息。
数据共享后才能被分析,做出决策。因而拥护者希望数据有绝对自由,但这却和维护个人隐私相对立。不过现在看来,我们在网络上根本没有什么隐私。之前Facebook闹出的隐私风波也许根本就无法避免,大家都忙着在网上分享状态。
到了21世纪感觉不再是全世界最好的算法。谷歌和Facebook的算法不仅完全知道你的感觉,还知道许许多多你自己浑然未觉的事。
最早的算法或许是人类开发的,但随着算法逐渐发展,就会走出自己的路,前往人类未踏足质地,而且人类也无力追寻。
这样以后,未来会是什么样呢?这也是作者最后抛出的问题。作者也说现在这些畅想和推断都是基于当今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状,而要以新的方式来思考十分不易。
作者总是能把没有完全形成的事物用我们已知的现象进行对比,找到相似点。比如将数据主义和宗教相结合比较,他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类幸福、健康甚至永生。这也是他谈到过的学历史的作用把,知道现在的状态是如何发展而来的,从而能知道未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