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然文章:求取与布施的智慧

世界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无限循环的进程,造就了物竟天择的规则。这种规则其实就是真正的平等。而且,这种规则不在游戏行列,却有游戏的成分。有时候我们看似得到了很多,其实,已经在逐渐失去。有时候我们看似失去很多,其实已经在逐渐获得。在失去与获得中,我们认识了两者的究竟平等。

在心法来讲,求取其实就是在舍弃。能够求取任何东西,这个求取的心,若安然空寂,那么,看似在动态所表现出来的求取行为,其实恰恰就是在无私地奉献。这种非常细微的大智慧,一般人是不可能发现的。纵然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微妙之慧,也未必就一定能够真正做到和真正运用,并且运用的恰如其分。虽然在表象上来看,凡夫与大智慧之人,同样在求取一切。好象没有什么区别,但实质上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不可同论。

凡夫的求取心理是依贪爱为本,借助身体行为和语言,来形成固有的习性,从而不断地迷恋外界,也不断制造新的贪爱,逐渐膨胀地索取与满足。这种无休止的行为,因无大智慧的引导,当然容易产生更多的疲劳和无聊的消极情绪以及扭曲的心理和痛苦的心境,这些杂垢无限泛滥并且时常威胁着他的清纯心性,最终导致“活活累死”。

而具备大智慧的修行人,他的求取,并非是建立在我执当中。而是犹如蜜蜂采蜜,不伤其花;微风抚过,不坏其叶;野马吃草,不损其根。看似他在索取,其实内心早已安然寂净。这种外求取,内无住,其实就是舍即是得,得即是舍的真实写照。

所以,求即是舍,舍即是求。索求的一切丝毫没有在心性上形成阴影,也就是丝毫不产生自我保留。因此,这种具备大智慧的修行人,他会善于把自己的亲身体悟和修行实证进行统一的划分,然后逐渐善巧运用到需要度化的大众身上,让他们也最终因为起初的求取而了悟到最终的放下。也就是让众生最终明白起初的索取,终究回归到你自心真如,而你的自心真如,了无一物,寂净空无。这种“放下”的智慧,就是“拿起”的妙用。

#选自鼎然文章《求取与布施的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因缘世间有因缘世间的法则,强者适应,弱者受罪。大慈悲是强者适应世间因缘所得到的智慧性穿透力,他们敢于使用慈悲敢于使...
    寂静b阅读 2,600评论 0 2
  • 阿弥陀佛!诸位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共同学习受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感恩法缘殊胜!感恩法缘大慈!感恩因缘和合 !感恩...
    了悟菩提阅读 7,761评论 0 1
  • 鼎然文章:福报与智慧 啥是福报?求欲心(向欲望求取所得),这是世间人的福报。世间福报是身处世间人本具的人性资粮,它...
    寂静a阅读 4,253评论 0 0
  • 鼎然:用智慧丈量这个世界 智者,是善于发现自己本质真实,通过实际体验与思索,把生活中一切经历琐事进行过滤,获得比较...
    寂静a阅读 1,787评论 0 4
  • 智者,是善于发现自己本质真实,通过实际体验与思索,把生活中一切经历琐事进行过滤,获得比较纯真的理念,用真诚与豁达的...
    寂静a阅读 1,41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