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面试了一个实习生,主要工作是打印,整理文件,外加偶尔的做做会议记录。说直接点其实就是基本的办公室打杂的工作。
面试过程中,我坦白的跟面试者讲了这个工作的大概要做的事情,但是讲完之后,似乎熄灭了她之前的“生机勃勃”。
我看出了她情绪上的变化,所以问她:“你理想中的这个工作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觉得是……(此处省略n个字),但是我认为打杂这些小事情,对我来说太容易,我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
1
谁的职场不是从打杂开始的?
作为职场新人,有理想有抱负当然是极好的,就像有人说的 :“没有吃过猪肉还不允许人家想象一下猪跑么?”
但现实往往是很残酷的,作为职场新人打杂似乎是必须修炼的任务之一。
打印,复印文件在大多是人眼里可能是个重复枯燥的活,但是你是否想过,在打印,复印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你正在提高的职场办事效率?
- 例如打印机怎么设定可以打出符合不同纸张大小文件?
- 如何单(双)面打印?
- 如果只需要部分文件,如何设置文件打印区?
- 如何加快打印、复印速度?
这些你都知道吗?
同理,整理文件。你以为就是把一张张纸叠好放在一起就完事了么?
每个文件都有其不同的性质和重要性,如何把文件区别归类,让其他人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的寻找到,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归纳分类能力。
更重要的是,你可能随时错过一个个了解核心业务的机会。在整理文件的过程中,你其实正在接触很多的专业信息,然而你只是对此“一扫而过”。
2
有种你把打杂也打出朵花来!
想起小皮匠的第一份实习经历,那是在一个制造业企业的R&D部门当小差。
虽然部门听起来挺高能的,但是小皮匠毛头小伙一个,年龄最小,资历最少,打杂都是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
平时的活基本都是打印整理一些财务支出的发票,偶尔做个会议记录。
作为一名有志青年,小皮匠当然是希望能够受到正式职员的肯定,然后找个机会留在公司。
所以小皮匠对自己说,不论怎么样,即使打杂我也要把它打出朵花来。
不要光想着在做琐碎的重复动作,而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的有用信息。
既然是发票,肯定有时间,物品和费用,小皮匠在打印的时候会注意看发票上面的信息是否跟系统里面信息一致。我会一一跟系统比对,然后按时间月份整理好,方便同事需要看发票原件的时候按时间顺序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能找到。
有一次,在对比过程中看到发票和系统信息有出入,这个错误的及时发现,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就这样在茫茫“人海”中有了存在感。
3
360°的全面考虑!
接到一个任务,不要只做其一不做其二,了解做这项任务的原因和需要达到的效果,想办法做到360°的全面考虑。
简单的会议记录的例子,你以为记录好会议记录就万事大吉了么?
- 这个会议是关于什么话题的?
- 为什么要做这个会议记录?
- 谁需要用要这个会议记录?
- 需要多详细的会议?
- 有特定的会议记录格式么?
這些都是你可以问自己的,没有答案的话,最快的方法是请教年长的同事。
小皮匠的做法是对于同类型的会议,有固定格式,然后会议遗留的问题或者需要有人follow up的action,我都会标注出来,方便下一次开同类型会议的时候去review。
这方法让小皮匠的存在感再上一个高峰。
像这样的存在感越来越多之后,自然实习完了就有谈下一步的可能啦。
所以,实习的朋友们,请别把打杂不当正经活,即使只是打印复印,我们也要成为这里最好的“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