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创意转化成设计并最终形成作品?也许这是一个始终困扰着很多新手设计师的问题。
在大多数的设计课程中,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话语:“灵感无处不在,所见之物皆可激发创意”。这话没错,可是有灵感了以后接下来要怎么做?很多时候的情况是我们已经有了满脑子的想法,却无从着手去进行梳理。最终所有的创意只停留在一团交织在头脑中的抽象概念,无法进一步转化为设计。
就如在数学领域,我们用方程算式来解决特定问题,在面对“创意→设计”这一难题时,有没有可能也设计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方法作为解决方案呢?这其实正是Papiroga此次课程所要讨论的主题之一。她们的做法是将“创意→设计”这一过程进行归纳,并总结出一个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虽然这一方法论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对于迷失在创意漩涡中的初学者来说,不失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解决方案。
如果要使用最简单的词语来描述的话,我们可以把Papiroga的方案概括为一个“解构-重构”的过程。
所谓解构,即把原结构以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为基础,解体还原成极简化的基本原始单位。而重构的阶段,是将解体而成的元素进行重新组织,建构成完全发自内在的艺术表现。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视觉信息过饱和的时代,视觉图像与艺术、科学、寓意等概念相互交汇,以最有力且高效的方式进行着信息(意义、情感)传达。Papiriga希望设计师们不要过多借鉴已经成型的设计,而是通过这一“解构创意-视觉化-重构造型”的过程,将抽象概念内化为个性语言,创造性地浓缩于图像信息中,最终形成完全基于自身的个性化表达。
以上的描述或许过于抽象了,那么我们就以Papiroga目前推出的一个实际产品系列为例,通过简单的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思路,来体会一下前文所说的解决方案吧。
以下几件产品来自Papiroga 2019年春季的产品系列“地下铁”。很明显,产品灵感来自于地下铁,那么设计师是怎样一步步从这一宽泛概念发展出系列产品的呢?
首先,她们以“地下铁”为主题进行了自由的联想,这是一个十分随意的过程,所联想的内容既可以是实物,比如“站台”、“车厢”、“吊环扶手”等,也可以是视觉符号,比如“紧急出口的标志”、“地铁线路图”等,甚至可以仅仅是抽象的感觉,比如“快速”、“通勤”、“紧张”等等。
之后设计师将这些概念进行图像化。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图形、色彩、和尺寸。通过不断的提炼和抽象化上一步所罗列的概念,设计师最终得到了一系列简化的图像符号。举例来说,通过对“吊环扶手”这一概念的极度简化后,设计师得到了一个圆环形状(当然每个人简化后的形状可能不一样,这里只是举例);考虑到地铁站的配色,通常是以中性色作为整体装饰色调,且在警戒线、站台标志等位置使用醒目颜色,设计师选择了一个中性色和明亮色兼备的色彩组合;最后综合考量饰品种类和商业性等等因素,设计师决定了基本图形的尺寸。
至此,“解构”部分完成。
接下来,设计师将会把简化出的图形、色彩和尺寸元素进行组合,最终实现创意的重构。
整个过程中,无论是概念的细化,图形、色彩等的选择,还是最终重构的逻辑思路和方法,都严重依赖于设计师本身的经历、思维和体验,所以产生的结果也相应的带有鲜明的设计师本人的个性。可以说,一百个设计师手中,可以产生出一百个不同的“地下铁”系列。但他们全部都是按照以上所述的标准流程来一步步达到设计转化的。
Papiroga对于“创意→设计”的这一系统化的流程方法所进行的上述总结十分简洁并生动。当然我们说无论任何一种逻辑方法都不会是万能的,并且都具有明显的限制。但是,对刚刚接触设计的新手设计师来说,它可以充当一个很好的辅助。以此为基础,逐渐探索属于自己的创意思路。
当然我们今天在这里所描述的过程过于笼统和概括,实际的过程远比这细致和繁琐。这整个过程中,设计师需要清醒并全面的考虑诸多因素,并在每一个步骤中尽力达到各方面的平衡。这包括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设计感与舒适度的平衡,比例的协调、生产成本的控制、产品系列结构的设计、客户定位、营销策略、销售渠道等等等等。
Papiroga将在5天的课程中全面和详细的对这一流程,并对及其所涉及的关键因素进行讲解,与设计师学员一同梳理整个“创意→设计”转化过程,并逐一解答在此过程中的商业、运营等问题,最终完成一套商业产品系列的完整设计。有兴趣的小伙伴,欢迎继续关注我们文章。
2019年8⽉30⽇—8⽉31⽇,弪⼭RADSHONE将携⼿SWISS BERNINA带来Atelier Munsteiner的作品展,展览同时安排精彩讲座,不要错过!更多的珠宝知识,请到我们的官方网站 https://www.radshone.com 欢迎您的了解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