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问题踏入主题、可自我回答
交流的有效性更取决于说or听?
倾听能力是与生俱来的or后天培养的?
你认为自己会听吗?
我国正规教育体系在长达10多年的教育过程中,从未有过针对母语的“听力”课程。教师在课堂上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重复教授同样的内容,而台下学生永远只有少数能够全面把握教师所讲述的信息-----倾听能力是这种永恒尴尬的最好解释之一。有效倾听更需要后天训练。
甚至可以说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的生存与发展都依赖听某些人话,或,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因此交流的有效更取决于听而非说,倾听能力的强弱与个人的发展紧密相连。
经常有这样的幻觉出现“我在倾听中常走神,但似乎并没有错过有效信息”,当大脑在“倾听”与“走神”之间游刃有余切换中,我们“真诚的相信”自己确实听懂了-----托模式拼接能力的福(模式拼接能力: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将他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导致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这种倾听时的模式拼接能力依赖于一定的已知信息,会存在固定的局限,但世间总有一些“有心人”会主动利用/控制此事物,因为他们明白: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源于“自知”,“自知”就需要我们用一些“判定类知识”鉴定已知信息的有效性(判定类知识:称“概念类知识”。比如生活中,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懂得“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就属于判定类知识)需要编织一张思想“滤网”(思考能力),不断收集、整理、修正自己的判定类知识,在日积月累中,我们要反复鉴定所储存的信息的有效性,并在交流的每时每刻发挥它的作用,提高交流倾听中的“理解”质量。
了解了倾听的重要性及忽略的倾听能力。那接下来思考“有效倾听最应该做什么?”
记得说者不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必要信息讲完,尤其是在说者必须展示一个复杂的说理过程及其烦琐但又注重细节、事实、证据之时,“过早的质疑排斥”状态会让一个人进入永无进步,因为拒绝接收,所以无法接受,同时也提高说者的有效表达难度。“过早的质疑/排斥”要多加提防,会产生自以为是的幻觉,落入自己设的全套,还感觉良好。
倾听中多余的时间可以做什么?
随着倾听时间延长,记忆难道将会增大,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回顾、思考”搜寻隐含信息,以便为接下来倾听的内容做“预期”,如此进入倾听良性循环,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
倾听重要习惯是什么?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想办法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说者表达的一切,眼神、姿态、动作,随时想象说者正经历的情绪状态,听着专注,说者进入更深入的倾诉状态。
结:倾听交流中善用“那你看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