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春天的雏菊般淡雅清新、如秋天的月亮般清澈明朗,她,就是我们班的小欣同学。
小欣是一个内心坚定,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孩。
她爱看书,拿到一本好书,就能立刻投入进去,如饥似渴、浑然忘我,静静地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
去年我给孩子们上萧红的《祖父的园子》,讲萧红颠沛流离的一生,讲她笔下恣意自由、充满生机的后园,她睁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听得无比专注。周末就到书店买了一本《呼兰河传》,看完后将书捐在班级图书角里供大家翻阅。
她读到一本好书,就会跑到我跟前向我推荐:“老师,曹文轩写的《草房子》真的特别特别好看,老师,你看看嘛!”
“好啊,有时间我一定会找来好好看看!”
当我读到令我神迷的好书,也会分享给班上的同学们。有段时间我迷上了罗尔德·达尔的书,从网上陆陆续续把他写的一系列小说配齐了,看完后放到班上图书柜中。
寒假开始了,我把自己珍藏的一些好书搬到学校,让孩子们回家阅读,小欣拿到了两本,满脸虔诚、眼神专注。
阅读就像是在往银行账户存钱,只有源源不断地存储,需要用钱(写作)时才能源源不断地输出。
正因为小欣孜孜不倦地摄入知识的甘露,才让她写作时有如神助。
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其他同学总是三言两语敷衍我,而她总能洋洋洒洒写满一页,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家人间相处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她写作的素材,《捉迷藏》《游乐园》《给自己加重》《讨茶叶》《鸡》《干农活》……让人不由得赞叹她触觉的敏锐和题材的丰富,就是司空见惯的下雨,在她眼中也是美妙的画面、动听的旋律:
到了田里,蚕豆就像是绿色的女娃娃,又肥又壮,让人看到了就会流口水,又像是从叶子上留下的小水滴,很新鲜,让人看到就想尝一尝。
我曾坦言自己最喜欢改的作业就是孩子们的日记,能够借此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感受他们的童真童趣,仿佛自己一下子又回到了纯真快乐的孩童时光。我经常把张永欣、谭国鑫的日记带回家给儿子学习、借鉴。
为了能在寒假里积累写作素材,我在临近期末考试的那两个星期,交代孩子们把这几年写的日记本带来,可小欣对我说自己三四年级写的日记被弟弟撕来折飞机了,我惊得下巴都要掉了:“你实在是太有才了,宁可撕钱也不能撕日记呀,多珍贵的回忆啊,太可惜了!”她苦着脸说:“没办法呀,只要弟弟一哭,我就要被我爸打!”
正因为小欣能够静下心来学习、看书、写作,所以她身上总散发着独特的儒雅气质,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佛家说:“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意思就是心清静、意清静,智慧即会涌现。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小欣姑娘能一直保持着热爱看书、热爱写作的好习惯,心无旁骛地做好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变得更优秀、更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