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读的和准备读的书,都与思维、意识和内心相关。尽管作者、年代和国别都完全不相同,但在实质上很多相通的地方,并各有所长,是对同一内容不同角度和方式的表述。
有的书,已经反复读完两遍,有的则进展缓慢,需要仔细理解。
现在是合适的时候。
有时候会想,如果早些年接触到和读懂这些书,用来理解和指导生活,那么,对很多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结果,在为人处世上会少走很多弯路。
后来细想,并非如此。
对于一本书或者一段文字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认同和启发,绝非凭空,一定是基于已有的经历,并且与经历的多少和深刻程度息息相关。
同时,读书与实际生活是相互对应、相互促进的关系。实际的体验促进对书的理解,反过来,书是对实际的提炼、总结和指导。
有时翻看两三年前或是更早写的文章,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甚至不记得自己还曾写过这样或那样的话。
那些年,充斥着旺盛的表达欲。人,事,书,电影,景物,凡是目光所及,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
从最初刻意坚持到后来成为一种习惯,不完全是因为我个人力量的作用。我写下那些文字的过程,那些文字也在潜移默化间推动、塑造和影响着我,我们是一体的。
只是当时并未察觉,仅仅把它们当做一次次纯粹的表达而已。
每一次书写的过程,也是一次净化的过程。一些沉重的、郁结的情绪消融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心里一点点亮起来。
变化一直有。
从前总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水平。现在,心态发生了变化。其实,不止是写作,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的事情。
写作需要技巧,需要不断地学习、观摩、修改,大量地阅读和练习。但最近认识到,心学上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同样适用于写作。
用心是核心要义。用心写,即使缺少技巧,没有华丽的辞藻和修饰,却往往却最富有情感,不考虑读者的感受,首先如若能感动自己,就是好的。
手机使得获取海量信息资讯毫不费力,且使得人逐渐丧失深刻思考的能力。有人为此担心,人们因此越来越不爱看“书”了,甚至认为文字的地位和功用将逐渐减弱。
但,人类的精神永远饥渴,并且随着物质的充裕有增无减。因此,文字永远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功用。今天在微信、微博、公众号,明天在其他什么平台,总之会一直存在。
只不过,相比较那些几乎过目即忘的新闻、爆文和短视频,读一本书的“用处”更大一些。虽然读书不能带有“功利性”,但不可否认它的“用处”。
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总是具有狭隘性,何况,普通的人生活也不够“丰富多彩”。书可以将时间和空间无限拓宽。对于提升认知和眼界,这应该是最容易、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
只不过,可以保持某一段时间不受手机的干扰,不管是读书还是做别的,倒是成为一件需要克制和自律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自己也无法做到长时间完全专注。但至少,要求自己定期做到,能在有空闲的时候,为读和写留一些时间。
做一点相对难的事儿,不管是什么,总归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