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弥太郎的第二本书 温情依旧。他的文字总是有一种简单却又强大的温柔 。
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是生活中的巧思与发现笔记三部曲中的第一步。从如何保持着好奇心的以"早安"开始一天,他分享了他如何开始一天的工作,如何发现自己,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把握自己的节奏,如何分享,如何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如何消费,如何阅读,如何做选择。都是很简单的大大的道理但是在他这个生活美学家的笔下,原本那个被生活压抑着的你会感觉到瞬间的身心舒畅。
分享
「让自己从容的一个小时」
与其多睡一小时,早起一小时的生活更惬意。早晨的一个小时,珍贵如金。
「发现全新自己的捷径」
没有比思想定型更危险的事了。人在顽固坚持某一主张的同时,也会停止成长。"我一定得这么做!" 如果染上动不动就武断认定的毛病,想发现新的自己,也成了一种奢望。 正因如此,我总是试图打破自己,试图反复地否定自己,甚至粉碎自己,并热切得期望能从而保持心的柔软,不断更新自己的状态。
「自在的节奏」
循序渐进得朝着目标一步一步前进,是一种对生活的诚实。
「人际关系的养成」
人际关系的培育,不是要你一一提点朋友"你应该这么做"或是"不要做傻事了",而是尽可能从对方的立场来思考。最危险的就是,不好好观察对方,而把自己的意见放在最优先。
以轻率的态度给予建议,不过只是不诚实的温柔。
与家人和恋人相处,如果一开始就质疑不断,戳穿,责难地方,那彼此的关系永远无法深入。特别是在生活中,由于对方是自己重要的人,选择接受他们的谎言,自己也会更轻松。与其说原谅对方,我想更贴切的说法就是让事情顺利过去,然后忘记它。我并不是只要做到"故意上当"的地步,只是我觉得体贴对方的处境,选择不去在意,也是一种爱的体现。
「让百步,又何妨」
我在心里心底里立下一个原则,那就是:不与人争。如果因此变得能够轻松地让一百步,绝对不是什么坏事。做到不与人争,最重要的是要仔细听对方说话。听着,不禁会开始觉得"嗯,他的意见虽然和我不同,不过也有道理",就算依旧无法认同,也能具体理解对方是依据什么理由来发言的。
「阅读旅行」
至于我,常常才读完的书就连故事大纲都忘了。读完书的感想以及书中的内容,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因为我觉得读书的乐趣在于"当下阅读的时间"。在我的认知里,为了获得知识而翻开书本,不是阅读,而是念书。所以请试着以更轻松的心情来阅读吧。不必立下雄心壮志,"我一定要读完###书"...
「医治"不够的病"」
没钱买菜,学习,出去旅行。没时间做菜,休息,学习。我觉得能够若无其事说出这话的人,根本早就放弃了维持健全的身心。因为如果跟寻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却" 没钱也没时间",那只能解释成他得了一种病,一种叫"不够的病"。
可以说"没钱的",只有还没有工作的学生。有资格说"没时间的",只有因为特殊理由而无法抽身的人。只要你是已踏入社会的成年人,没钱,没时间这两句话就绝不能说出口。倘若,你脑中闪过一丝这样的念头,那就是你检视自己状态的好机会,去确认自己是不是生了"不够的病"。就想感冒时会重新检讨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一旦你觉得"不够了",就去探究根源。
「金钱的种子」
千万不要满不在乎的花钱。不管是一百元还是一万元,完全不去想"这东西对自己而言到底有多少简直"就去打开钱包,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觉得"似乎还不错"就买下意见衣服,根本就是无视与金钱打交道的基本观念。种下金钱的种子,把钱用在能让自己更加丰富的事情上。
「孤独是基本条件」
能拥有在黑暗中也能一个人既然决然行走的力量,我们才能与擦身而过的他人构筑深刻的联系。心理疾病有药可医,周遭的亲友也会提供关怀打气,然而最后能救你的,终究只有自己。掉到地狱深渊的那一刻,除了自己,没人能助你一臂之力。感受,想法,思考,选择,决定---这些形成人生本质的过程,本来就只能独立完成。
年轻时一个人在国外的生活,让我知道与孤独对峙的过程有多严苛,并从中获得极其重要的成长与锻炼。即使是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是不断告诫自己"要保持能够独处的坚强与勇气"。
「用心过好今天」
强烈的意愿搭配上均衡的执行能力,我想没有什么事是办不到的。如果想要用心地度过长长地人生,就要先从用心地度过今天的此时此刻做起。
最后,愿我门每天都能发现美,能收获微小的喜悦, 能对生活充满热情与敬意。爱自己,爱别人, 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