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形态很多样,自然经济,国有经济,市场经济等等;自然经济基本是过去式,国有经济特殊情况的经济形式,而市场经济才是主体;那么,了解经济的运作规律就得了解市场的运作;
而实际上,市场的运作基本是受“供给+需求+弹性”三者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会涨,供过于求时,价格则是下降。反过来,价格变动影响供需关系,弹性的大小则决定了价格变动对供需影响的大小。在市场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作用下,市场价格往往会达到一个平衡点。但这个平衡点未必就是大家想要的,于是,有了调节市场的另一只手——政府。
政府的存在,有了税收、最低工资、福利政策、经济监管和调控的法律法规等;没有经济随市场肆无忌惮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让经济变得更好了。但很多时候,我们都说,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事与愿违的学问。而政府的事与愿违的政策确实不少。最低工资的表面上让低收入的工人收入增多了,但实际情况是,大量低收入的工人失业了;通过税收,给贫困线的公民提供资金补助,缩小贫富差距,而实际结果是,造成贫困公民不工作,二是领取贫困救济金过活。还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则是:某段时间里,美国政府施行严格的禁毒政策,以减少毒品交易行为;而事实是,在政策执行期间,数据显示,毒品交易和毒品犯罪行为不减反增。
知道了经济规律后,我们如何做决策呢?那就是考虑成本-收益的问题了。我们做决策也就是做选择,选了某一面总会有与之对立的另一面。选了就得到了什么,而相对的,也失去了一些什么,也就是“机会成本”。也叫所谓的“边际成本”,有“编辑成本”就会有“边际收益”。理性的决策者会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举个例子就是电商网站的特卖节,各种优惠各种促销,你研究了半天,发现选择某一种会优惠更多(可能多几毛吧),然后有些完成特定任务才给优惠等等,这些都是你的时间成本,也就是边际成本。这时候,或许不看这些优惠,直接选购,你收获的可能不是几毛钱,而是几十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