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反应快慢》观课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

2.知道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多次训练以及眼手的默契配合得以提高。

科学探究目标

1.主要利用眼睛、手这两种器官的默契配合逐步提高反应速度。

2.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

对照目标我们来看各个环节:

一、聚焦:

测试反应小游戏:教师出示指令,学生做动作。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索:

活动一:反应棒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描述图片的内容,从而引出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先熟悉反应棒的操作。活动后,请同学思考:同学们刚刚用到了哪些器官?(眼和手)

递进提问:怎么让抓到的同学更多?

活动二:说口令再抓一次 这是为了使学生发现更多的器官(嘴巴,耳朵)在帮助我们反应变得更快。

活动三:说口令和使用有刻度的反应棒,再抓反应棒。

通过一系列的提问:

1、很多同学抓到了三次,他们的反应速度最快?

2、怎么比较反应快了多少呢?

3、怎么改变反应棒呢?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测量工具是需要标上数字,并且均匀分格的。同时,教师演示结果,让学生自己提出读数方式。(工程问题或实验建模思路)

三、研讨:

1、得分高和得分低的进行比较

2、得分高的同学分享窍门(感觉器官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

3、观察由低到高的记录表(练习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总结:感觉器官协调配合、练习,可以加快反应速度。

四、拓展:

1、小挑战:一边抓反应棒,一边回答问题(三心二意,反应速度会变慢)

2、打电话开车的视频,如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提醒父母注意安全(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设计落实的理解和思考

  在这一节课中,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十分深远的。这体现在:对实验器材的改进,对简单规则的建立,对数据收集与规律的寻找。这些都为之后的科学学习中实验的操作与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打下坚实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本课采用创新的实验记录单,方便、直观,并降低了难度。学生只需要圈出数字表示得分,增设没抓到时的“0分”,使记录更加准确、方便。

      增设安全教育环节,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一心不可二用,开车的时候不打电话。渗透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实现高阶思维的培养,体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title: 《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 tags: 读书笔记,思维,专注 grammar_cjkR...
    时间很宝贵阅读 1,568评论 0 8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609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9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804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68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