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微信更新,推出了新功能: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其中有全部、最近半年、三天。
这次更新引起不少的波澜,我起码看了三篇有关这个话题的文章,清一色的表态:朋友圈仅展示三天,比拉黑还可怕。
我们来看看这些文章中的观点:
朋友圈是现代人了解别人最为快捷的方式,翻朋友圈,就等于了解对方的成长历史和心理历程,做到知己知彼。
所以,朋友圈仅显示三天,就等于拒绝了所有人了解你的途径,更有腹黑的观点说这样做的人是为了引起关注,获得存在感。
还有的文章在说,全面暴露自己的生活让人感觉不安全,仅展示一部分,一是能够保留隐私,二是可以让自己不去面对曾经的那些羞耻感。
三天后的你,不必担心被窥探到三天前的心情,就好像很多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时候,按下一个开关,调整好舒适的状态。
网上还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你可以在微信设置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但我作为你的好友,却只能看到前三天你的更新,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朋友?
说老实话,我看到这些观点,第一反应就是:呦,又戳到你们这群玻璃心了吧?
真是成天闲得没事做,人家以前正常开放朋友圈的时候,也没见你条条点赞和回复,怎么到现在就高喊你不把我当朋友了?
那你对朋友的理解,可真是有太大的偏差。
02
我是通过别人的朋友圈知道微信更新了展示限制的功能,某天点开一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的朋友圈,下面写着一行小字: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当时还觉得很有趣,心想,微信是越来越知道保护人的隐私了。
可没过几天,网上的风评就发生了变化,人人都在谈展示三天这件事弊大于利,我也怀疑自己脑回路可能不正常,于是问了几个朋友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一朋友说,自己设置了三天展示,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新功能尝尝鲜,有趣好玩。
我问,你就不怕有些人来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他说,到目前为止还没人来问过我,我觉得也没多少人会在意这些事情吧。
但相反,我另一个认识的人在设置后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一些朋友会问她,为什么要设置三天,是不是最近心情不好,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
她跟我说,最要命的,是自己的闺蜜之一指责她根本不把大家当回事,连朋友圈都不让看了,还有什么朋友可言?
说这话时她有些委屈,难道朋友不应该是常联系常走动吗?什么时候看完整的朋友圈成为了朋友的界定条件了?
一位学心理的朋友替我解答了这个疑问,正是因为人们疏于联系,朋友圈几乎成了唯一了解外人的方式,一旦进行了限制,就像是对外界传达了“生人勿进”的信号,甚至将自己亲密的人也隔绝在外。
老师又说,这种想法多来源于一些心理比较敏感和脆弱的人,以为这种设置是在针对自己,有种倾向是自己内心的不自信,和对于双方关系的不笃定。
在知乎上,有人将设置三天可见的原因归结于以下6点:
1 不想活得太透明,也不想把自己彻头彻尾地交代出去;
2 自己经历的风雨只要自己知道就可以;
3 昨天发的朋友圈已经配不上今天牛逼的我;
4 不想让别人通过朋友圈了解自己,你了解的不过是片面的我;
5 想看的人总会看到,不想看的人也无所谓;
6 很多人无须再进入自己的生活;
简单而言,展示三天的朋友圈,针对的是自己,表达的也是自己的态度,如果别人对这件事有玻璃心心态,那真的是冤枉了。
如果真的看某一个人不顺眼,何必设置全部好友展示三天,单独把你拉黑就好了。
03
说完朋友圈的主观能动性,我们来谈谈它的属性。
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什么,其实简单来说,是记忆。
它是你记录生活的方式和载体,将你每天经历的事情通过图文分享的形式记录下来,像是我们曾经写的博客、用的微博,甚至年少时写的日记一样。
归根结底,它们的归属地,都是记忆。
日记属于私密,朋友圈属于公开,曾经你可以一览无遗看到这个人的全部,能够找到几年之前他在做什么,这是公开的记忆。
但现在设置为三天可见,你只能看到一个人三天的分享,知晓他三天的记忆,于是你觉得这不妥,因为你觉得没有办法了解这个人了。
在《奇葩说》里,颜如晶说,记忆是工具。
朋友圈也是工具,那只是你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一个人的途径。
但是,朋友圈,不是你了解这个人的唯一方式。
你们可以聊天,你们可以打电话,你们可以约见面,你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交朋友和了解对方,并不仅仅只是私下里翻翻他的朋友圈。
而如果你因为对方限制了朋友圈展示就觉得他不拿你当朋友,说明你在心里就自动排除了其他可以继续接近的方式,而你们的友谊,也仅限在朋友圈里。
一个人从最开始的完整展示朋友圈到现在的设置三天可见,其中有怎样一个心理变化,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动机,但它们都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不愿意让自己的这些动态,再被别人知晓,无论对方是谁。
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代表我需要一定的空间和隐私,我有些事情没必要去和所有人分享,但我有必要单独记录被自己看到。
同样,我不是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所有人依然可见我所有动态,只是这三天过去了,我就想让它属于自己。
一个同类比较:之前我在记录生活,把自己的记忆公之于众,现在我想写日记,将这些记忆单独保留,享受自己不可分享的空间。
但有人偏偏要看我本应该私密的日记,究竟是谁的问题?(而且你本来有三天可以及时看到的)
一个不够及时了解别人动态,却又马后炮来指责设置朋友圈三天的人,其实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底线。
04
成年人之间的交往,有一个底线,就是有度。
诚然,作为最要好的朋友,你设置了朋友圈三天,我因为最近工作忙碌,翻到你朋友圈发现不能得知你之前的生活,固然会有一些失落。
但这种失落不能来自于对方,而是应该自省自己,你为什么不能够及时了解最好朋友的动态,你为什么不在朋友当下更新朋友圈时就有所回应?偏偏要发现他设置期限后感觉不被重视呢?
而哪怕作为最亲密的人,你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了解一个人,更不可能知晓对方的所有生活细节。
成年人的交往,就是在相互不侵扰和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友善的交际和平等的对话。
或许会有人反驳,有人关闭了朋友圈,就是不尊重和不平等,但我却觉得,这种设置,正是周全了这种平等之后,给予你的一个警示。
那就是:如果你真的想了解这个人,请你及时,如果你真的在意某个人,请你多和他有直接的互动,而不仅仅是看看他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点个赞评论几句而已。
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过分参与别人的生活,更不能要求别人对你毫无保留事无巨细,那是爱人可能有的状态,一般人际交往,大可不必。
我们和别人成为朋友、伴侣或者其他相处模式,最开始考量的准则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交往最初的了解都源于此,朋友圈的功能,就是告诉你这些。
而在你们确定了相处关系后,你是谁就会变成你以后怎样,你从哪里来就变成你要到哪里去。最初的了解就会变成以后相伴之后的交心和相处,这都是伴随着了解的深入而进行的相处递增。
但是,朋友圈只是你了解这个人曾经的工具,它不是目的。
谁能说我和这个人成为朋友,只是为了看他的朋友圈呢?因为设置了朋友圈期限,就觉得这个人成不了朋友,本身就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想法。
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度,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要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人可能大大咧咧,展示所有全部的生活细节给别人看,但有些人现在就愿意与别人分享一段时日的记忆,难道不应该给予理解和尊重吗?
哪里来的那么多上纲上线,让这群玻璃心们感叹世风日下人心叵测。
有这样揣测的时间,倒不如好好和朋友见面吃饭,来得更加温暖和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