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简书上“浪费”了不少时间,看了一下自己手机使用检测,昨天既然在简书上用时到了差不多3个多小时。我就在想,简书为什么这么吸引我,让我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在上面?当初为什么下载了简书app呢,我究竟有什么样的需求是简书能满足的呢?简书让我花这些时间在上面是不是要告诉我一个潜在的需求需要满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想了几个原因。
1,简书满足了我想让自己成长的愿望,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欲望,要成长就得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技能。要想达到长远的进步,那学习习也就是持续的。学习需要场所,读书,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是学,学了就得习,习就是输出,验证,修正的过程。所以习就需要场所,需要对象。简书就是一个好的场所,不光可以学,还可以习,还有互动达到共学共习的效果。至于能学能习到什么状态和效果,那就看个人的努力和造化了。
2,我在简书上输出的不多,本身自己是个门外汉,只是处于好奇和学习的心态下载了app,以前主要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在对待简书,看一下对自己有没用。最后看到了好多热爱学习和分享的作者参与其中,让我感觉简书是一个具备正向价值观的平台。这对于一个真正想成长,改变自己的人是一种无法拒绝的诱惑。
3,昨天在简书上看了那么久,最后发现有个日更挑战,我就在犹豫是不是要参与一下?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内容可分享,也不具备文字功底把自己的感悟表达清楚,但又想让自己在这里有所成长,就有些犹豫。最后想如果参与日更对自己有没好处?想了几个理由,1,参加至少可以让自己多写点东西,可以锻炼自己的文字敏感能力;2有点外部压力也会让自己不是那么放纵,每个人都有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可以提高自己的约束力;3,让自己更有参与感,既然要参与,就得倒逼你学更多的东西来完成自己的日更,对自己长久有好处。4,人是习惯的产物,日更短期来讲是挑战,长久来讲就是习惯。5,对能看到你所写的东西他人是不是有坏处?最后一想,我思想上进,不是一个坏人,所表达的内容不会害人,如果有一句话能影响别人得到改进或成长,那也是功德一件。
最后想起了《论语》里的一句话。“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问之,曰:再,斯可矣。”管他那么多,多思无益,想2遍就可以。最后决定,挑战日更,从今天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