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盛景如珍珠,布满各个角落,其他地方的景色可以不看,但是最应该去看的便是卢沟桥。
去年春天一个星期天,我和几位好友朝宛平古城出发了。到了宛平古城,从东门(顺治门)走进城内,沿着主道往前走,四周望去,城墙上留下了许多弹坑,诉说着“勿忘历史,牢记国耻”。那段难忘的历史,像一部电影映入眼前,日本无端挑起战争,二十九军奋力抵抗,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生活和平年代里的你我,只愿,战争的硝烟不再弥漫;只愿,祖国的乐土永远和平。
从西门(永昌门)出宛平城后,我们沿着公路便来到卢沟桥景区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白色大理石碑,碑正面写着卢沟桥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碑的背面简要介绍了卢沟桥的历史,始建于金章宗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
桥西亭内立有清康熙亲撰重修卢沟桥碑。桥中间有一段铺路的青石,只见一块块铺路石坑坑洼洼,穿越历史,似乎听到驿站快马声、骆驼铃声、来往马车声;似乎看到来来往往商队、政客、军人。无不见证着酸甜苦辣,见证着王朝兴衰。桥两侧望柱上雕刻形态各异的狮子:或蹲着,像朝着远方长吼;或低着头,似倾听桥下的流水声;或小狮子偎依在大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真是多得数也数不清,难怪连乾隆皇帝也亲自一个一个数,到底有多少只呢?
趴在桥东侧的栏杆,往下望,只见桥墩,呈船型,似利剑,工匠门在每一个分水间安装一个三角铁柱,人称“斩龙剑”,能够“迎水分水,遇冰破冰”,很好地解决了每到春季永定河上游水和冰凌,一泄千里,奔涌而来。不然就会堵塞河道,形成洪水,淹没农田,大国工匠的智慧在此体现淋漓尽致。
桥东侧有一块碑,有乾隆皇帝亲笔题写“卢沟晓月”。时近傍晚,马蹄踏尽五更霜。月挂西山,桥面如霜,小月清冷,月色天光。一天旅程,已将结束。
回头凝望,数不清的石狮,忘不掉的历史。有谁会忘记那段苦难?有谁愿意揭开痛苦的伤痕?只要拥有一种精神,卢沟桥必然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