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踏出家乡的你,可能无法真正知道世界到底有多大。走出去,才发现,世界原来是这样,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大学,我选择了去省外,这是我与家人相互妥协的结果。我报了他们认同的专业,他们许我远行求学。起初,我激奋不已,故宿友将我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作为槽点也没能影响我的快活。后来,每逢节假就开始思念家人,距离,令我烦躁,每次返家的长途更是一种磨难。
“你宅在学校是无法体会大学的美妙的,去旅行吧,感悟这个世界!”同学小原的话点醒了我,心有多大,路就有多长。此后,一有时间,我就挥别家在当地必须回家的好友阿湘,北上、南下,西游、东荡,开始旅行。
爬上仅在书本上见过长城,抚过那经岁月沉淀的城墙,切身去感受它的宏伟。去到我向往已久的哈尔滨,躺在同学家的土炕上,消解寒冬带来的不适,可在见到冰雕后也无法阻止我吐露出惊叹的语句。见到与家乡的山岭截然不同的平原地貌,我才知道平原到底有多平多广。在维多利亚港看夜景,站在天星码头看对面的灯光随音乐闪烁,......
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色泽鲜明、注重调味的川菜;清香、鲜嫩、味纯的鲁菜;色调美观,滋味清鲜的闽菜;用料广泛,油重色浓的湘菜;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的粤菜;......。吃货的世界总会因味蕾的绽放而无比满足。
我大学的同学,来自天南地北,通过他们,我了解到了什么叫做地域性。语言就是最好的证明,家在江苏的宿舍老大和她妈通话时,搞得我一头问好。后来了解到,这就是从周朝延续至今的吴语,“醉里吴音相媚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拥有它独特的魅力。
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我的思想不再狭隘,盯着的也不再是那一亩三分地。
北京、上海,原来有的不仅是机遇与繁华,它也有无数的挑战和许多破败的地方。东北人不都是高个“巨人”,行为爽利,许多东北妹子一样娇小而多愁善感。每个地方,在保有她个性的同时又存有共性,感知她,是很美好的享受。
旅行,很多人都以为是个奢侈的事,其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需要发挥你强大的人脉。我与班上同学的关系都处得不错,知道我爱到处逛,常有同学邀请我去他的家乡游玩。我不会认为他只是客气话,他的语态表明了诚心。掏出手机,提前查看最新的特价票情况,去到同学家,不仅省了住宿费,能吃到最地道的美食,还能增强我和他之间的友谊,一举多得。而把成本降到最低,则是我旅行的一大乐趣。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出行,是如此便捷。多走走,多看看,留在我脑中的,将不再是视频、图像、乃至文字,而是对这个世界最直观的体悟。
世界很大,我的脚步却很小,渺小的我,会一直继续去探索她真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