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旧困惑,我试图在托尔斯泰的《忏悔录》中找到答案,但是没有答案,生命毫无意义,这和我一开始的想法一样,还在上学的时候,每每思考这个问题,我得出的结论通通都是毫无意义。
最开始这个问题并没有经常出现,我可以装做什么也不知道像个无知者一样正常的生活,但到了如今的地步,它不断的拷问我的内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请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书中巨龙,野兽,老鼠和蜂蜜的比喻真是太恰当了。说的是很早以前,有这样一则东方寓言。一位路人在草原上突然遇到一头暴怒的野兽,处于对野兽的恐惧,他决定躲到附近的一口枯井里,但是他看到井底有一条巨龙正张大嘴巴,现在他进退两难,爬出去,势必会被野兽吃掉,跳下去,那就成为巨龙的果腹之物,他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紧紧的抓住枯井内长出的枯木枝,他就这样硬撑着,他环顾四周,很快发现,有两只老鼠正在啃食树枝,树枝眼看就要断了,路人知道自己必死无疑,这个时候,他瞧见周围的灌木叶子上有一些蜂蜜,于是他伸出舌头去舔舔蜂蜜。
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路人一样,或无知,或享乐,或毁掉,或苟延残喘。这是摆脱目前困境的四种方法。
第一种无知。根本不清楚自己目前的处境,上有野兽,下有巨龙,头顶还有啃食树枝的老鼠,这类人只顾享受嘴边的蜂蜜,对周遭的一切一无所知。
野兽,巨龙,老鼠就好像疾病,衰老,死亡一样。其实我挺羡慕这类人的,他们可以一无所知的继续生活,细细品尝嘴边的蜂蜜,可我终归无法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我十分清楚目前的处境。
第二种享乐。既然已经知道目前的困境和绝望的处境,而且无法改变,那就珍惜当下,不理会野兽巨龙和老鼠,心安理得的用最舒服的方式来舔食蜂蜜,吃的忘乎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都选择了这个办法,今朝有酒今朝醉,过好当下。这一种我也羡慕,我也特别想这样的过活,可一旦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之后,我就没有舔食蜂蜜的兴致了。
第三种毁灭。有极少数意志坚定的人,认清了生命的罪恶与荒谬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当他们意识到生命是拿他们开的一个愚蠢的玩笑的时候,明白死者比生者更幸福的时候,他们就会立刻结束这个愚蠢的玩笑。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勇敢的,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方法,而且他们都还很年轻,这是最值得采用的方法,可我没有这样的勇气。
第四种苟延残喘。即便意识到生的罪恶与荒谬,依然继续苟活,知道死比生好,却没有能力,没有勇气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懦弱的方法。作者说他就是这样的人,我发现我也是这样的人。
我们这种既坚信必须自杀又下不了决心的人究竟算是什么人?难道不是极其懦弱,始乱终弃的人吗?直白的说,我们就是一群蠢货,一群自以为是的蠢货。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就是一个蠢货。
整个人类,成千上万的人们仍在忙于生计,却不曾怀疑过生命的意义。然而这其中却存在一个问题。
人们从某时生活起,就知道了生活的意义,他们将这种活法传给我,多亏了他们,我才得以出生,人们养育我,培养我,教导我,我用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来思考问题,最终我向他们证明,他们毫无意义。
这里不对劲,我应该是哪里错了,但是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这其中的缘由。
“我们只有离生命越远,离真理才走近。”苏格拉底在临终时这样说, “我们这些热爱真理的人,在生命中追求什么?是为了摆脱肉体以及肉体生命所产生的一切罪恶。如果是这样,当死神来临时,我们能不高兴吗?”“智者用尽一生一世来将死亡寻找,所以死亡没有让他们畏惧。”
“虚空的虚空,”所罗门说,“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忙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球永远长存·····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之。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人也不纪念。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做过以色列的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历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里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至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烦恼;增加知识,就增加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