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老师的得到付费专栏用户,我常常是一边跟着进度往下走,一边回头做前面的笔记,经常在做笔记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问题:咦?这篇文章真的之前认真读过吗?怎么里面好多话就好像第一次见呢?
这种感觉,李老师在很多文章中也都反复强调过:不仅要只字不差的阅读,还要反复读、反复琢磨,最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一遍,只有为它花费了时间才有可能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甚至说“教是最好的老师”,实现教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作”……不实践可能不会真正理解老师的用意。真是这样的,我听了老师的话,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要求自己每天写一篇文章,有时候也同步在简书中写,自己有想法的时候可以快快完成一篇(先不谈质量如何),实在没得写时我就采用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李老师文章的方式对学过的知识复盘,而往往这个复盘的过程要远比自己有想法时快快写一篇难的多!经常出现以为自己懂了、理解了,而在组织语言时却“黔驴技穷”般尴尬!
前进的过程虽难,但是长久做下去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如今我也开始背英语了,开始买英文原版书了,开始关掉微信朋友圈、开始将手机调为静音模式,开始在读书的时候把手机放起来,开始大量的阅读,开始遇到不懂的事情想办法自己查阅书籍或文献的方法来找答案而不是动不动扔给别人从别人那里要“食”吃……不管如今到底自己收获了什么,至少我先将正确地习惯与思维方式开始灌入脑中,将以往的瞎操心、乱关注、只想不做等习惯慢慢锁起来了。
今天李老师这篇文章很长,读完花了有二十多分钟,期间也出现过太长了分两次读完吧,但是一有这个想法时,脑子里立刻有人说话了“读不懂也要读完”,那么读得懂更要一气读完,否则你就不会知道为何李老师要写这么长了!这种窗口的弹出好像很管用,我不仅全部读完,弄懂了李老师的思维逻辑,也没有忍住来此留了这么长的留言!为什么留这么长的留言?是因为写了前头,就有必要把后头也写进去,如此逻辑上才会完整。我想,李老师之所以写如此长的文,应该也有类似的道理在里面。
于是,我也由此发现,要想真正的读懂别人,先尝试着按照对方的观点自己去做一下,自己做了,就可能知道到底对自己有没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