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闲话少叙,咱们书归正传。
本期我们来讲讲智宣子给家族选接班人的事情。
这里我先插一句,我知道肯定有人会问了,你不是要说《资治通鉴》吗?
怎么忽略了开篇的第一句话,关于周天子册封三位卿大夫为诸侯的事情?
其实,我在上一篇的序里已经说了,我写精华,至于一些史实,是会忽略不谈的。
当然,毕竟是开篇,基本的背景还是要介绍一下的。
那就是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位卿大夫瓜分晋国,成为诸侯了,从此中原大地上多了三个国家,赵国、魏国、韩国,且被周天子官方认证了。
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家分晋,从此之后,中国进入战国时代(绝大多数史学家认同这个分法)。
历史事件就先聊到这里,我们来讲今天的主题,智宣子选继承人。
看到这个主题,很多人会问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没有百亿身家需要继承。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开句玩笑,这件事和你其实是有关系的。
我们举个职场上比较常见的例子,挑手下。
比方说,你是部门经理,跟你多年的主管离职了或是转到其他部门去了,你需要从下面的专员中选一个上来,作为自己的助手,那么该选谁好呢?
难题啊!因为一旦选错,业务出现问题,你身为部门第一责任人也会跟着吃瓜落儿。
可能这时你灵机一动,我们搞个竞选吧,谁都有机会,谁票数多谁就当我的助手(主管)。
相信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
呵呵,这个可真不一定。
竞选这种东西是拼人缘的,如果还有领导打分,且比重很大的话,那就是走形式了,不在我的讨论范畴,我只说单纯靠票数取胜的。
这种事情千万不要搞,破坏部门氛围不说,万一不是自己想要的,会很难开展工作的。
因此说,西方的议会制并不适合中国,我们选人还是要看领导的意愿,也就是你这个经理的意愿,所以你不能推卸这个责任。
别躲,开始选吧,假设你物色了两位,一个有能力人缘差,一个能力一般人缘很好,都是干了三年以上了,应该选哪个?
来,在选择之前,我们先来看书中的这段。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
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我简单翻译一遍。
当初,智宣子想要让自己的大儿子智瑶作为家族继承人。
于是,他就找来了族人智果。智果告诉他,还是选小儿子智宵吧。
智果说,智瑶这个人有五点长处,一个短处。
第一,长的很好看,胡子漂亮(古人的审美标准)
第二,臂力好,善于骑射
第三,才艺双全(很适合搞团建或是年会演出啊)
第四,写文章写的好,能言善辩
第五,刚毅果敢,做事有魄力
以上是长处,短处就是居心不仁。心眼不好,不太善良。
智果说,请注意啊,这是重点,假如智瑶用这五点长处欺负别人、做坏事,谁能受得了?
如果真的立他的话,家族就完了。
事实证明,智果说的对,智氏家族在智瑶的带领下,彻底团灭了!
至于怎么灭的,我们后面会说到,现在我们通过这一段,说回刚才的问题。
你的部门得从两人中选一个做主管,到底该选谁?
我想你可能会说,选那个人缘好的业务水平一般的!
不好意思,不太对!
怎么这么说呢?如果完全照搬,那就是本本主义,事实证明还是会失败的。
这也是我开专辑的目的之一,多思考多讨论。
话说回来,如果智宣子同意了智果,当时智家就崛起了,要么一家独吞晋国,就像后来的田氏代齐,要么四家瓜分晋国,智家还是拿最大的那一份,总之不会是三家。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主要晋国的情况。
晋国就像是一个公司,里面出来了四个大部门,带头人分别是智、赵、魏、韩。
智家最大,其他三家实力差不多,晋国原先的老板已经被四家架空了,可以忽略不计了。
现在的情况是,这四家各怀鬼胎,彼此争斗。
我们需要搞清楚一点,智家虽然最大,但还没有能力单独搞定其中一家,更何况是三家联手对付他自己呢?
当实力不足以灭掉对方的时候,所能做的只能维持一种平衡,在平衡中寻找机会去突破,而不是打破平衡。
智宵的性格,书里没有写,应该是智瑶的反面,加上他原本就是庶子的地位,习惯于看别人眼色行事,所以搞人际关系方面,人家是可以的。
性格决定处事方式,处事方式就决定了成败!
如果选智宵,一定可以搞好与其他三家的关系,温水煮青蛙,一点点将他们清退出去。
可惜,智宣子选了智瑶这个愣头青,贸然打破了平衡。
说到这里,你还觉得是智瑶居心不仁造成的吗?只能说他的性格不适合当时的环境与形势。
说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做事应因时势而断。
这也是《易经》、包括道家学说总说的,顺势而为。
我们继续说回选人当主管的问题。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顺势而为呢?
假如,你的部门目前处于一种近乎停滞的状态,想要寻求突破,那就要选能力强的人,让他去闯一闯,打破目前的僵局,但你要记得为他兜底,给他一根绳子,随时需要,随时往回拉。
如果说现在你的部门正处于动荡的状态,人员流动极大,上层总说要结构性调整,又经常受到其他部门的攻击,那就需要一个有斡旋能力的人去当主管,来尽快使部门稳定下来。
当然,还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你本身就是一个斡旋能力非常强的人,习惯于与其他部门周旋,那再选一个同样的人,就没什么意义了,反而更应选有魄力的。
但我的个人建议是,作为经理是管人的,不是管事的,事情要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你要尽量搞好与上层之间的关系,大领导面前多刷刷存在感,为部门争取更好的资源,这才是经理的职责。
好了,本期就说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