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
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咳,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门人徐爱书
徐爱(公元1488——1518年),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杭人,王阳明的妹夫,也是阳明先生的第一位学生。曾任南京工部郎中。王阳明痛惜其英年早逝,曾叹曰:“曰仁殁,吾道益孤,至望原静者(陆澄)不浅。”
读书笔记:
中国文人对世界的理解都是要从《大学》开始。小时候学习三字经百家姓等等那只能叫开蒙其用途是识文断字、传递普世的价值观。但是要理解世界,建立一套价值观就必然要先从《大学》开始。所以有人说《大学》是大人的学问。
那么大学里讲的是什么呢?我这里摘抄一段《大学》最核心的一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应该算是中国最早的成功学指南。这里讲了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至善。当时的人与现代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同。但是这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来的价值认同点。人的成长是需要有一个路径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段话非常重要,可以说用来修身养性也可以,用来参悟社会处理哲学道理也可以。而后面一段:格物知致、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一个人能活好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的重要的发展路径。
所以虽然这本书算是大学问的第一块门砖,但却是极为经典中的经典。用来反复思考都是有价值的。就好像很多人拿心经作为佛学的入门经文来持颂。但这却也是集佛学精化的经典。不论何时都值得反复琢磨。这就是《大学》在中国儒家中的地位,一点也不比论语要差。并且《大学》是儒家四书中文字最少的。
了解了《大学》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传习录里开始徐爱和阳明先生之间的对话讲的是什么。徐爱在开头写了一段吹捧自己老师的也是情理之中,必是对阳明心学有着切身的认同才会如此推崇自己的老师。而其中描述阳明先生的话也没有什么怪力乱神的东西,故还是比较值得相信的。
话又说回来,近几年王阳明突然火起来了,很多关于王阳明的书籍里都有很多神叨叨的描述,在我看来都是有点哗众取宠。我看《王阳明全集》看到的是一个人的经历起伏,思想成熟的路径,洞察人心的睿智,根本就没有那些神玄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