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和气每天写一篇,第一年第48篇
观点:和比自己强的阶层的人去交换,你才能交换出一个成功的人生。
等价交换就是价值量相等的交换。而不是价格相等的交换。
大家知道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句话就是典型的等价值交换。
首先,等价格交换的结果?
等价格交换的的人其实是傻子,比如拿一只肾取换成钱,拿一块黄金去换成钱,拿初夜去换成钱,这样的人只会钱越来越多。把所有能变钱的都换成了钱,钱能不多吗?很多有钱人都是这样有钱的,比如拿灵魂换钱。所以不要羡慕有钱人。
其次,因为等价格就没有必要交换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手上有100块钱人民币,相信没有人无聊到用自己的100块钱人民币去换别人的100块钱人民币,虽然看起来价值是那么的相当。但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这种行为就被称之为吃饱撑的。
重点来了,交易的本质是各取所需的不等价交换
我们交换的是各自是需要,而不是等价交换。比如我小学的时候爱上了集邮,每天放学去同学家拿出自己的集邮册,反复观摩一番,然后慎重的拿出自己多余的一枚邮票去换对方的一枚邮票,有的是自己品相好的普通的邮票去换一枚品相一般的稀有的邮票;然后让自己这枚品相一般的稀有邮票外加一枚自己多余的普通邮票去换一枚品相好的,这样耐心的经过几次交换,自己就获得了一张品相极品的稀有邮票。再交换过程从来没有占便宜,都是各取所需,再多数一句,这个观点并不是我首创的,在一百年的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就已经提出被称为经济学第一定律的公式:dT>0,意思就是交易产生财富!!
怎样交换出成功的人生?
当你需要和人交换,不要和同一个阶层的人交换,比如你手里一根针想交换出去,同阶层的人,肯定也认为这是破烂,给你一个一根针一样破烂,比如有洞的袜子;你得跃层去交换,比如跟一个富豪去交换一双跑鞋,没准能成,因为这个富豪也许正好要断舍离。
还记得小时候过年获得红包的经历么,左手接进红包被妈妈右手送了出去,就这样红包在村里转了一圈。同阶层的人讲究等价格交换,对同一个事情的定价完全一致。哪来的差价人生?拿来的富裕?
还记得大观园刘姥姥去走富人家亲戚,王熙凤一赏就是20两银子,这是小户人家一年的收入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