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有,“我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我再怎么努力也是一样”这样的想法呢?让我们来看看这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吧。
学~
之所以会有上面这种想法,是出现了习得性无助,这是对伤害的抽象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在这种习得性无助背后,我们也经常想“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这就是——绝对化思维。
~工作压力会让我们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工作进度了,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宕机了。
~失恋也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再也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好的爱情了。
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而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悲观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
第一种绝对化的方式—— 永久化。所谓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时间上的永久化,也体现在我们形容自己或者别人身上。
这种永久化也会体现在对他人的判断上。
第二种绝对化的方式—— 普遍化。所谓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
第三种绝对化方式—— 人格化。所谓的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绝对化思维的本质。
拓展:三大思维对比
1、僵固型思维:父母夸一个孩子聪明,这是一种抽象的评价,会让孩子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中,孩子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回避挑战。
2、应该思维:孩子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方式:我应该表现得聪明,否则就没有人再喜欢我了。“应该……否则……”。
3、绝对化思维: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没有做好,比如一次考试失败,那他就会想:我连考试都通不过,这就证明了我不够聪明,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
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了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
案例~
当自己看到一个非常厉害的大神的时候,想要去说话,在心里有总在说:我不行,大神太厉害了,肯定不会理我。 其实这就是绝对化思维,习得性无助,总在告诉自己不行。
但是当有一天,自己跨出那一步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子,其实这个案例中除了习得性无助之外,还有我不配心理存在。
思~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有绝对化思维,想要去做一件事情,内心又在说我肯定不行,怎么样。 有时候这种思维还不止是发生对自己,对别人也容易出现这种思维,觉得别人这件事情肯定也不行。
绝对化思维阻碍了我们很多可能性,它就像一个批评家,经常自我否定。最近学会一个就是让梦想家和批评家用不见面,不然很多时候就会扼杀更多自己的想法。
我们误解了整个世界,还指责世界误解了我们
如何改
当出现我不行,我怎么做都没用这种心理的时候,告诉自己这只是一段时间,不是长久; 只是出现了个问题,解决就好了;向身边人寻求更好的意见改进。
学习陈海贤老师《自我发展心理学》14讲 绝对化思维
渡己:寻找心流 保持正念 Day29--- 贤莉 2018年11月30星期五 (11.30任务打卡 12.1凌晨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