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支教老师被气哭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却在开学不久就打破了这个曾经的信念。
那是一个我的英语晚自习,要负责两个五年级班级住校生的晚自习,得不断在两个班来回走动。
其中一个班的一个男生特别倔,平时课上就不好好学,属于并不太乖的孩子。
我在外面检查学生背书,他似乎就一直不好好背,于是我就让他在外面站着背。
后来他的态度依然很不好,我也不记得具体当时他做了什么,我就突然地爆发了,很大声地吼了他。
那是我第一次动那么大的怒,感觉把肺都要吼出去。
然后他就哭了。
是的,他先哭了。
为什么吼他呢,那时的我就是觉得他怎么可以那么不努力,那么吊儿郎当,那么不上进呢?
怒其不争。
这四个字也许能最好的形容我当时的心情。
可事后,我立马就开始反省我自己的做法,觉得那么大声地吼他其实是我的不对,即使他做得再错,吼他也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那个晚自习的后半节,我回到了教室里,当着剩下的所有同学的面,给那还在抹眼泪的男孩道歉。
我说我觉得那么吼他实在是不太好,对不起……
可是说着说着,我的胸口就越来越闷,眼泪开始止不住地往外涌,所以我就哭着跑出了教室,一路小跑回宿舍,关上门,在房间里放声大哭起来。
我不知道是在为那孩子的不努力感到伤感,还是为自己吼孩子的幼稚做法感到难过。
也许二者都有吧,后者更甚。
我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呢。
可不久就有好多学生到宿舍门口敲门。
一开始都是女生,好多都是哭着给我道歉。
弄得到最后我还要反过来安慰她们,说不是她们的错,为何要哭呢。
一波接一波的女生来给我道歉,似乎后来全班的女生还有几个男生都接二连三地来了。
包括那个被我吼哭了的男生。
一时间,我有些无所适从。
这件事后,我反思了很多。
自己还是太心切了,还是太在乎孩子们了,所以处理问题时会带有很多的情绪,这样对谁都不好。
所以啊,当老师真的很难啊。
爱学生,却必须要拿捏好度,想要亦师亦友,实在是太难太难。
而且,究竟怎样才是真正的为学生好呢?我们所认为的对学生好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否真的是对他们好呢?
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好支教老师的工作,也开始思考支教老师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能肯定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当老师,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支教。
尤其是短期的支教,我真的不知道有何意义。
对于我来说,这一年的支教我都觉得时间太短,想要通过教育去改变一个学生,没有长时间的付出和陪伴是很难有什么影响的。
所以啊,那些打着“支教”名义的短期活动,到底是真的会给那里的孩子带去些什么,还是只会给去“体验”的“老师”们一些什么呢?
去支教,真的不是随口说说罢了,你真的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