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41岁回忆他年轻时候的失业、落魄、无爱的烦闷时写道:“每天早晨醒来,眼前的这个世界都充满了无法言喻的傲世万物、壮怀激烈的意味。”
大二了,我发现身边的同学们已经开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当初以同样成绩、同样水平进入大学的人,现如今的生活却是千差万别。我无权去定义谁的生活是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杆秤,去掂量一个人的分量究竟几何。
“忙碌”可能就是这样一杆秤,拼命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忙碌。很多人闲在寝室,睡衣一穿就是一天,电脑放着无休止的综艺与电视剧,桌上摆着没吃完的外卖,手机打开微博与微信就是一天的全部内容。努力的人一定是忙碌的,他们充实时间,而不是任自己的大好时光被无聊消费。
我在学校街舞社认识一个大一的学妹,她参加了学院的健美操赛,排球队,又是摄影协会的主干,有一次她发了条朋友圈:“自己一个人真的没法兼顾那么多事,最近很多事情都乱套了,情绪也变得敏感至极。”配了张图,是她这一周的行程安排,里面包括上课、作业、健美操、拍片、还有街舞团训,从早到晚全部挤满。我以为她会厌烦这种生活,可过了两天她又发了一条:“你能忙起来是因为你有能力。”
班上的学委这个学期成为了简书签约作者,有自己的个人公众号和个人电台。她常常会跟我说最近好忙,忙的她承受不住,每天都睡不够。可是,她却是现在班上少有的坚持上早自习的同学之一,而且这段时间除了写文章,做电台节目,每天做公众号推送之外,她还考了计算机二级,心理咨询师,去了几个地方旅游,最近正在准备一场英语才艺表演赛。在我眼里,她已经做了很多,并且在一些领域已小有成就,可有天中午一起吃饭时她对我说:“我还是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做,所以我无法让自己闲下来,我享受这种忙碌的状态。”
忙碌的生活来源于积极的心态与饥渴的灵魂,因此总会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总是会想要做更多去接近自己最终的目标。我常常觉得身边这些拼命的身影,像是行动着的火炬,源源不断地散发着光亮和温度,引领着我一起奔跑,激励着我坚持。火炬在我看来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吕彦妮写过一段话:“也许我们终其一生要做的并非是为了占有什么或者赢得什么,而是为了克服,克服自己,克服时代,或是克服自身天性中的局限。好好谈一场请是为了认清自己,努力做一件事是想要冲破限制。某种程度上来说,克服,即是意义。”这段话让我意识到我平常挂在嘴边的死撑,其实就是这里所讲的克服。所有人终其一生都在克服着什么,克服懦弱、懒惰,自私,贪欲,克服我们各种各样的缺陷,才能冲破各种限制,过好这一生。
曾经采访过一个大四的学姐,她半年前考研失败,现已加入了投简历找实习的大军中。她是一个软妹,平常去哪里都要人陪、依赖感很强的她,在去广州参加面试时,却一个人找地铁、坐公交,看着陌生的城市,听着陌生的语言,努力完成了面试。人潜在的勇气与能力其实是非常巨大的,当你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时候,所有的潜能都会顷刻爆发出来,而这种爆发,往往发生在你对自己固有本性的克服后。
不久前我所在的街舞社正紧张地准备一场专场晚会,队员们每天没日没夜地在舞房跳舞,一天晚上我回到寝室惊讶的发现左脚底长了两个泡。那几天我感觉自己的整个身体都被掏空,人可能真的会因为太累了以至于睡不着觉,那半个月里我失眠十分严重,每晚睡眠时间不超过4小时。换在曾经的我,真的会放弃,会倒下,会消极对待堆在我眼前的一堆乱麻。可我克服了自己的消极情绪,每天靠喝咖啡坚持应对了许多的琐事,还咬紧牙关认真准备了期中考试和普通话考试,写了十几篇论文作业。而过去之后发现自己也并没有大病一场,休息几天之后一切恢复如常。
现如今,拼命”+“死撑”已经成了我的人生信条。可能越发觉得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长。我曾说20岁的我正处在无论精神还是物质都极度贫瘠的年纪,所以我不敢看韩剧,不敢逛街打游戏,我抱着功利的心态每天啃英语,读书码字,跳跳舞弹弹琴,每天都在小小的校园里四处奔波,经常回到寝室拿了电脑就奔向图书馆,或者换件衣服就赶去舞房团训。我舍不得把时间花在对我无意义的事情上。
如果你现在正面临人生的低估期,或者正在人生的储备期,那记得拼命是你最好的姿态。努力奋斗的人生才能壮怀激烈,拼命与偶尔的死撑才能给你傲世万物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