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呱呱坠地开始,孩子就开始面对这个对他来说陌生又繁杂的世界。由于他的弱小,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现实世界,所以他需要情感上的满足才能够顺利地、健康地成长!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五大情感需要!
被爱的需要
对于孩子来说,最需要、最重要的爱肯定是来自父母!
在孩子眼中,他们就是父母的归属品,妈妈的赞扬也好,爸爸的责罚也罢,孩子都会无条件的接受。
因此父母对孩子表达的爱越多,孩子越容易产生安全感,减少焦虑感,他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世界,发展自我!
成就的需要
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表扬,渴望被肯定!
我们在平时可以看到,幼儿园的小红花对于大人来说几乎毫无价值,但是对小朋友来说,那就是这一天最好的奖状。
在孩子的认知里,他们的言行举止只有对错之分,得到表扬就是对的。既然做对了,那就是一种成就!
而这种成就感的累积,会逐渐令一个孩子变得越来越自信!如果过多缺失成就感,他就会容易形成自卑!
集体归属的需要
归属感对于人的社会性、甚至人的个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归属与爱的需要”建立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两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上,列为人的重要的心理需要。
相关研究发现,一个人对某个群体(家庭、班级、学校、家乡、祖国等)的归属感会影响他对这个群体的亲疏度和对群体规则的接受度。
一般而言,归属感强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意识和规则意识,能自觉接受和遵守群体规则,会自动将个体和群体联系在一起,为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感到自豪并愿与之共荣共辱。
一个人如果没有可归属的群体,就会觉得没有依靠,孤独,缺乏心理安全感。
自尊的需要
心理学中的自尊,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情感体验,其来源于对于某个方面的认知判断,或者突如其来的,没有理性的情绪,同时也有对于自己整体的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尊心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适应能力。自尊心较低的儿童,比较容易感到无助,焦虑,自卑和不快乐,自尊心高的孩子则正好相反。
因此,家长要小心地呵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才能使孩子充满自信,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战胜胆怯的需要
孩子的胆怯心理是十分普遍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胆怯是一种情绪。
这种情绪在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过度胆怯的孩子常会出现学习障碍、社交障碍等,所以我们家长必须给予重视!
胆怯的另一层心理含义就是过度不自信!不敢表现,不敢言语,生怕受到别人的否定与嘲笑。
作为父母,必须在孩子出现胆怯情况时及时抚慰孩子,多鼓励孩子的一些行为。同时在必要时,可以亲身示范给孩子看,常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
孩子的健康成长发展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切记戒骄戒躁。我们家长需要呵护备至,才能够让孩子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