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的春天有哪些野菜

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ID:青莽,文责自负。


吃野菜从什么时候时髦起来的?具体不详,我是在电视剧《家有儿女》里看到“姥姥”为了给孩子们吃上“野菜”打车去郊区挖了两根回来,才知道城里人这么会玩,在此之前,对吃野菜的书面印象还停留在红军长征吃草根以及困难时期山区人民的野菜糊糊跟野菜窝头,当然后面这两种事物也多是从长辈们的口述中得知。


我小时候确实是吃过不少野菜的,虽然那个时候饿死人的事情已经很少听闻了。在寿光的蔬菜大棚形成规模以前,北方农村的冬天很少有新鲜蔬菜,秋季里囤积的萝卜和大白菜是漫长冬季里餐桌上的主角,为了更长久方便的储存,人们把萝卜白菜腌制成各种口味的咸菜,加上夏秋晒起来的一些干菜,但这并不足以改变冬天蔬菜的单一和匮乏。

印象中赶年集的时候是冬天难得吃上新鲜蔬菜的机会,为了迎接新年,村民们终于舍得花费一些积蓄采购少量新鲜的芹菜、莲藕、青椒、西红柿,而热闹的新年过后,夏季到来之前,餐桌上依旧有一段漫长的蔬菜空窗期,这时候人们把目光转向复苏大地上涌现出的各种野菜。

荠菜是野菜中的王者,以其苏醒的时间早、生长的范围广以及庞大的生长群体赢得人们的喜爱,有些气温偏暖的年份,甚至在春节之前就有荠菜从乡野的泥土里发芽开花,寻常时候,过了春节天气稍稍回暖,荠菜就迅速占领郊野田地,尤其积雪刚刚化尽的农田里、果树下,荠菜都是成片成片的出现,从不单打独斗。

野菜在今天人们的口中具备各种营养价值,对于追求健康生活的现代人来说是极好的东西,物质条件的优越也让野菜的采食告别苦涩,不论是炒菜、凉拌还是用作水饺包子的馅料,野菜在食品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利用野菜做出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愈发得心应手,我自己在外面吃馄饨的时候就会优先选择荠菜馄饨。

吃荠菜的人多了,野生荠菜的体量便无法满足,于是有了人工种植的荠菜以及其他各种野菜,野菜不野,亦是今人一大特色,尤其野生荠菜的采挖格外费时费力,以今天人们对大自然的生疏,许多人根本不认识荠菜,周末辛苦驱车赶到郊区,挖回来一筐说不定都是杂草。沂蒙山的乡野,荠菜生长的春天,许多野草野菜同时焕发生机,在荠菜的身边,蒲公英和泥胡菜的嫩叶跟荠菜十分相像,辨别起来也需要眼力。

荠菜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顶裂片卵形至长圆形,侧裂片长圆形至卵形,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发现了各种野菜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中医典籍记载荠菜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诗经里荠菜是不畏严寒隐忍低调的象征: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荠菜生长期不短,而适合食用的时间不长,一旦长出主茎开花则老了,这时候田野里出现了另外两种野味:灰灰菜和猪毛菜。这两种野菜往往扎堆生长,焦不离孟似的。

灰灰菜嫩叶的背面有一层“灰”,灰灰菜因此而得名,这些“灰”是它对抗盐碱干旱的武器,一种白色“泡状毛”,是苋科藜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诗经里写“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其中的莱就是藜,也就是灰灰菜,以其生长旺盛、方便易得,在疾苦年代作充饥之食,“藜藿之羹”,说的就是穷苦人家粗茶淡饭、生活清贫。

小时候吃过一次灰灰菜,是采了嫩叶,混合着玉米面熬成的糊涂,味道不错。但这东西吃多了也不行,灰灰菜是含有卟啉类物质的光感性植物,过多食用并受数小时日晒后会引起急性光毒性炎症反应,导致皮肤红肿、发亮,混身刺痛、刺痒,所以灰灰菜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食后或接触后应避免强烈日光暴晒。

与灰灰菜毗邻而居的猪毛菜也是藜科的一员,一般生长在村边、路旁、荒地戈壁滩和含盐碱的沙质土壤上,成长起来的猪毛菜体型庞大蓬松,可以用来捆绑成扫帚,嫩芽时期的猪毛菜像一把绿色的头发,却是可以食用的,开水焯过之后或炒或拌,最妙的是混合豆面炒成渣豆腐(菜豆腐)。

渣豆腐最早是用磨豆浆剩下的豆渣混合萝卜缨、白菜帮或者各类野菜炒制而成,这种沂蒙山区的特色食物备受老年人喜爱,刚出锅的渣豆腐松散宣腾,冒着香味和热气,拿张高粱煎饼卷上一大卷送进嘴里,绝佳的美味,满满的幸福感,这世界无论如何变化,口腹之欲总归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的一件事。

适合炒渣豆腐的野菜还有一味马齿苋,这是花生地里最常见的一种杂草,锄草时候最烦它,即便齐根斩断丢在一旁暴晒几天,眼见着蔫巴干瘪死透了,只要一点点雨水洒下,当即原地复活,生命力强得可怕又可恨。

马齿苋亦有很多药用价值,譬如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湿止带,改善消化,补血益气,降脂降压等,然而和许多野菜的通病一样,马齿苋含有大量草酸,食用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不要过量,尤其记得提前焯水。

野菜并不仅限于地面生长的草本植物,抬头看树上也是五花八门,中国人对植物的利用可谓深有心得,一串榆钱,不止好看,而且好吃,吃就吃了吧,还能讲出“余钱”这样的好意头。

凡说春季野菜提到榆钱,必然有人夸赞榆钱窝头的美味,我其实没吃过榆钱,今天能看见的榆树很少了,大约也是榆树生长迅速,木质并不算优秀,没有太多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小时候村里倒是有不少榆树,尤其前邻家大门前那个十字路口,一棵颇有年岁的老榆树顶冠庭庭遮天蔽日,榆钱吃不上,倒是每每夏季,千百只毛毛虫吐丝倒吊在树下荡秋千,经过的人都要绕路走,以至于我后来一见榆树身上就有点痒痒刺挠。

同样是来自树上枝头的馈赠,香椿芽的国民知名度要远甚榆钱,至少在城里人的商超之内,价比黄金的香椿芽可是相当普遍。

我一直好奇这么贵的香椿芽都给什么人吃,记忆里家乡的小山头上随处可见香椿树,这种植物很耐旱,只需薄薄的土壤,哪怕山石的缝隙里也能生长,香椿树会蔓延出发达的长长根系,再从根系上生发出新的枝条,每一条都会独立生长成新的植株,所以山丘上的香椿树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往往都是一簇簇一丛丛地扎堆生长,这种环境下的香椿树不会长太高,反而更适合采摘香椿芽。

香椿芽的味道有些特殊,喜爱的人会嗜之成心头好,不喜的人则弃之如筚履,我是喜欢吃香椿芽的,打小也没少吃,爷爷家的院墙外头就长着一丛香椿树,每年春天都得以尝鲜。

香椿的采摘期极短,前后不过一两个星期,再往后就老了,没法吃。新鲜采摘的香椿芽切碎了炒鸡蛋,或者拌个豆腐,都是春天里难得的鲜味,或者将整根的椿芽洗净了撒上少许盐,裹了面糊丢进热油锅,炸成金黄酥香的椿芽鱼,整个春天都变得美味起来。

再有多余的香椿,这可以拿盐仔细腌制成咸菜,在余后漫长的日子里时时品尝这道春天的气息。既有香椿,自然也有臭椿,二者像是一对双胞胎,除了气味上一香一臭,从外观长相上很难区分,臭椿并不只是臭味难闻,它其实是不能食用的,或也因此渐渐被抛弃,今天回到村里已经很难见到臭椿树。

树上的春味并不限于绿色的嫩叶,时间往后推移,五月份的沂蒙山区会弥漫着另一种独特的花香。洋槐花是童年味蕾的一位重量级嘉宾,馋嘴的孩童在长竹竿的一端绑上把镰刀,三五个孩童合力扛着竹竿挺进槐树林,一串一串雪白的洋槐花就落到眼前。

洋槐花可以生吃,撸一把塞进嘴里满口生香,当然,吃多了也会拉肚子。捡回家的洋槐花会在母亲的巧手摆弄下变化成油面香混合的槐花饼,又或者槐花馅的大包子。

沂蒙山的土地以各种野菜馈赠了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沂蒙人,沂蒙山的春天,那些独特的野菜香,也成了无数游子思乡的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浓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引子】 我终于又坐在了电脑前,别了8年的电脑前。这是大儿给我备好的电脑,因为手机打字实在是辛苦。儿子把电脑弄得非...
    人间二十四阅读 5,734评论 0 2
  • 春天可以采摘的美味实在太多,地上的苦菜、荠菜和蒲公英,生长早的己长出中心杆,争相开出美丽的小花,白色的、黄色的格外...
    如风约你同行阅读 4,955评论 11 43
  • 春天可以吃的野菜有哪些? 我们家乡本来就是天然植物园,一年四季都有可以吃的野菜,野菜有很多种,可以分嫩芽类、花朵类...
    红色云朵阅读 3,483评论 1 1
  • 春天从第一缕暖风抚面开始,春天从第一场细雨飘落开始,春天从第一株绿芽打苞开始,春天从第一朵小花怒放开始……...
    重生的雨晴阅读 1,703评论 0 0
  • 春天从第一缕暖风抚面开始,春天从第一场小雨洒落开始,春天从第一株绿芽呈现开始,春天从第一朵小花绽放开始……春天开启...
    如风约你同行阅读 7,170评论 35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