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花生

十一假期前,和陈先生就谋划着带俩孩子出门看看,一直也没有决定去哪里。办公室有个爱自己出游,并不走寻常路的郭老师,她从不去人多的大景点,而是自己攻略各种山清水秀的地方,人少而又好玩儿。请她帮忙,做出了出游攻略,不胜感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陈先生商议,觉得假期第一天,高速一定车满为患,必定堵车,所以决定,十月一日,准时视收看建国70周年阅兵式。十月二日,出发。

一路上,车流也不算少,路途中,遇一次堵车,因为交通事故而引起,其他还算顺畅。所以无论何时,安全还是第一位!

跟随导航,进入鹤壁浚县,本想至许家沟村,怎想输入导航至徐村,来到种满花生的示范基地,村子里所有种的都是花生,有在拔花生的,有在装花生的,还有在用机器打花生的。记得小时候,家里菜地也种过花生,花生成熟后,拔出,都是一个一个用手摘下来的。今天,第一次见到专门把整颗的花生苗送入机器,单颗花生就从苗根部脱离,花生苗也被机器瞬时粉碎。科技的进步真的是日新月异。

车穿梭在田间小路,满眼都是花生,告诉俩小人儿,看外面的花生地,和没有拔出的花生苗的样子。陈先生告诉孩子们,说刚刚从地里拔出的花生,吃起来是甜的。大妞儿便想尝尝,陈先生想让我下车向路边花生地里的农家借几颗花生,可我不好意思。车一路向前,始终没能借到花生。最后,陈先生决定自己去借。刚好路过一块花生地,就在路边,地里还有三个人正在拔花生。陈先生随即停车,下车,借花生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车,几颗花生塞满大妞儿的手,俩小人兴奋不已。

陈先生说,花生地大哥很慷慨,说让多摘一些。陈先生说几颗就够了,给孩子看个新鲜。

现在的小孩子们,也就只有在超市看到过这些农作物,至于怎么生长,如何成熟,自然不会知晓。

陈先生说应该让他俩下车,真切的到田里看看花生最真实的生长样子,同时感受一下农民的朴实。可惜,车已走远。问女儿,能不能再下车借点花生,女儿摇头,说丢人。陈先生顿时生气,质问女儿怎么就丢人了。我理解,女儿想表达的是不好意思,害羞,所以不敢。陈先生开始严肃的教育起来。反思自己,也确实没有给孩子做到很好的示范,我也不好意思啊!

陈先生开始强调,说以后带孩子出门,他就要脸皮厚一些,胆子大一些,给孩子多讲一些,给孩子一个好的示范,带着孩子一起大胆的表演。不想让孩子在陌生人面前,总是那么的胆小。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的言行举止,都在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想要孩子自信,大胆,就必须要求自己不怕生。

教育孩子的道路还很长远,愿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写诗的人都知道,近体诗不好写。从形式上讲,无论绝句还是律诗,平仄的要求非常严格。即使有些字可以“粘”,(即所谓可...
    佟晓渭阅读 5,124评论 0 2
  • 文/鸿运 把酒问东风,岁月从容,紫燕飞跃洛阳城,牡丹醉其中,游子步难行。 聚散苦匆匆,恨亦无穷,年年花市岁岁红,可...
    HONGYUNDANGTOU阅读 102评论 0 3
  • 今天,朋友赵赵从海南旅行归来,特意开车来社里,给我送海南的大芒果。一颗一颗都好大好大,甚是开心。带回家给壮壮吃。 ...
    常十七阅读 118评论 0 1
  • “目前这场教育的浪潮,是印刷术发明之后,教育领域面临的最重大变革。” ——哈佛大学在线教育负责人 一、读书笔记 (...
    张春吉阅读 335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