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动。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科维小儿子不善于社交、高尔夫等运动能力非常弱,于是科维不断鼓励:你是最棒的,或者有进步,但结果还是遭到别人嘲笑,孩子都放弃了。
即便表现的一直鼓励,孩子依然能感受到父母的失望,孩子的表现和父母价值感联结起来,导致父母焦虑,我们的世界无不如此:
1、孩子成绩好-父母表现欣喜;不好则失误,或则鼓励继续努力,我们无不是将孩子表现和我们的价值、孩子价值感联系起来;实际作用:面子、家长的虚荣心;
2、应该做的是:心平气和去欣赏他的优点,才能静待花开。自主自发是出人头地的最重要因素。赞美诗中唱得好:努力探寻你自己的心灵吧,因为生活源自于此。
首先是,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放下比较
培育了基于价值观的动机(品德教育重要性),我们顿时感到一种新气象——不必再拿孩子与旁人比较,不必把固定的社会模式强加在他身上,这样反而能够平心静气地欣赏他的优点。我们相信他有能力应付人生的种种挑战,也就不急于保护他免受外界的嘲笑。
对待优点和不足,客观分析,比如豆豆从声乐班退出,从来应该在最开始予以关注,为什么要学声乐,乐趣和意义他都没有,等到最后失败的时候再去寻根溯源,除了打击他的自信心外,能力感丧失外,找不到更多的意义。
那么,当下我应该陪他进行哪些意义的追溯?我能想到的是:1)阅读;2)学习习惯:先做作业再玩;3)他想做的其他事,需要赋予足够多、重大的意义,后续才有坚持到底的动力。
3、那么,怎么让孩子自主自发,有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冲动呢?今天跟戴宏聊天,仿佛无解,反观自己,我怎么好强,怎么会想尽量超过别人呢?这种意识应该是高中开始的:因为别人的嘲笑,所以告诉自己更加需要努力,给别人看。当然父母耳濡目染也很重要,老妈老爸一直如此努力赚钱,就品德、学习教育实际爸妈根本未曾特意关注过。
教育是行大于言,父母教育更需要的是陪同孩子找到自主自发的生命动机,剩下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除了孩子的幸福与快乐,其他的都是引导最终他能自己走出一条道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