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我的分内工作做好就行了啊。”
“我就拿这么点工资,为什么要干那么多工作?”
“至少我每天都来上班呀。”
“我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比不做好多了。”
“我已经不错了,你看看谁,做的东西糟糕透了。”
上面的这些话我们经常听到,自己可能也说过不少,但事实上这些糟糕的想法都是失败者的挽歌。普通的生活是悲哀的,40岁去世,80岁才下葬。
在戴夫·安德森的描述下,他将职场人分为朽木者、敷衍者、守成者、破局者。
朽木者给组织带来负价值的那群人,躺在公司的员工名单中混吃等死,没有任何作用。此外那些仰仗自己之前取得的成绩而耀武扬威的最优绩效者也是团队中朽木者,那些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宇宙中心的朽木者也应该早早踢出队伍,毕竟地球不是少了谁就不能转动的,公司也不是少了谁就不能运转起来的。
敷衍者是那群没有过错,也不会有突出表现的人,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多一点也不愿意。
守成者是最接近破局者的人,他们有更多的经历和驱动力,知道如何通过思维去有效运用才能。
破局者即是戴夫·安德森所倡导的每个职场人应该为之奋斗的方向,他是“持续受虐、无比刚强”的一类人。
从守成者到破局者,是关注中心从“我”到“我们”的过程,有四项核心差异:
»较差的持续性与富有激情的持之以恒«
»依赖外部激励与内源性动机«
»骄傲、自私的思维模式与谦逊的以团队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追求卓越与致力于始终如一地把日常工作做到卓越状态«
戴夫·安德森通过和34位成功的职业教练和企业家的接触,经由他们的分享和经验,找到了破局者们身上普遍的特质。
1、势不可挡的人有坚定的目标,并且清晰地知道自己掌控人生
破局者们清晰地知道以破局者的状态工作和生活(持续地保持精力旺盛、聚焦重点和坚持不懈)取决于自己的决定,而不是外部条件,所以他们相信“霉运”只是失败者的香水,以掩盖他们的平庸,糟糕决定,不自律和消极的职业道德所散发出的那股臭气。
同时。如果没有将精力集中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吸引人的WHY上,那么你就会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毫无影响,犹如井底之蛙,只关注鸡毛蒜皮的小事。
其中四个WHY包括:
Ⅰ.生存要素:赖以生存的基本所需。
“没有安全网”所产生的的激励,为了生存别无退路,生活中创伤反而能帮助我们觉醒、专注,提升我们的才华、技术和学识。
挫折可以激发人的潜能,战胜逆境不一定成为破局者,但破局者一定是战胜过逆境的人。
Ⅱ.物质要素:财产或实物资产和荣誉(衣服、房子、珠宝、汽车、船、玩具、投资、银行春款、小玩意、奖励、排名、认可等)
Ⅲ.外部要素:你想提供的帮助、施加影响、增加价值和留下遗产的人或原因
Ⅳ.永久要素:你现在想播下的种子(通过你的工作、辅导、资助和遗赠)会产生永恒的影响。
最后别人的质疑和嘲笑,也更会激发自己的斗志,聪明的人都会用别人扔来的砖头夯实自己的基础。
2、势不可挡的人专注于值得的事情,并且全力以赴去实现
专注力应该用在合适的地方,专注于应该专注的事情,只有帮助你取得最佳绩效的专注力才能让你突破自我。
我们现在经常说工作很累,可是工作累也分两种,一种忙得其所,非常开心,感觉自己特别能干并且一直可控,精力充沛,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感到很圆满。另一种一天到晚不停地在忙,感觉很紧迫,一直在追赶任务,持续地拼命工作,感到自己要被压垮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忙,这就是“有价值的精疲力竭”和“无价值的精疲力竭”的差别,当然我们应该追求“有价值的精疲力竭”,专注于值得专注的事情。
巅峰状态绩效的有4C:敬业(commitment)、自信(confidence)、沉着(composure)、品格(character),破局者往往是活在巅峰的人,不论外部环境如何,他们都用正确的态度、热忱和激情去面对,最终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3、势不可挡的人有自己的个人哲学,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奋斗
破局者在日常中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哲学,也就是个人的生活态度。他们有自己的处事和工作原则,对生活积极有效的态度让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面对生活和职场上的挑战。
成为势不可挡的破局者最关键的是正确的思维模式(坚定的个人哲学),个人哲学是指引人生的罗盘,它反映了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其次,有了正确的态度和信念后,要想成为破局者,离不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4、势不可挡的人关注每天必行之事,并且成为别人的榜样
伟大的思维模式和势不可挡的破局者是逐渐的培养起来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通过后天的调整和培养日程的思维模式,过程虽然痛苦但也更有力量,因为它创造了快乐的结果。
对于破局者来说,最好的反馈就是成为别人的榜样,改变他人的志向和前进的道路,在无形中积极地影响他人。
戴夫·安德森在印第安纳大学山地人队的讲话中,分享了自己从无到有的生活经历以及成功闯出困境的原则,讲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鲜明对比,他告诉队员们,他希望自己是一个恩典造就的人。当天队员特洛伊·威廉斯就表达了自己对这句话的喜欢,没过多久戴夫·安德森就收到了威廉斯的短信,还附上了一张照片——他的新刺青“恩典造就人”。
所以每个人都不能低估自己的话语或者榜样对他人的影响,我们应该很认真地对待自己所扮演的扮演角色,就像在中国篮球,有成批的篮球青年在姚明的激励下,以他为榜样,刻苦练习从而取得更多的进步。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