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孩子长大后会有多少记忆的烙印是美好的。由于不擅于记录,不擅于整理,孩子成长的过程只有那些一起游山玩山的照片,对于文字的记载基本没有。想想不对,以后老了会不会忘掉孩子成长的点滴,今天就记录一个吧。是长这么大他发的最大一次火。
前几个月有一天周末的早上,儿子在帮全家人晒衣服, 有一件衣服不小心拖在了地板上,他爸爸看见了,说了他,语气比较生硬,过了一会儿,又看到儿子在用手抠眼角,他爸爸忽然很凶地吼:“揉,揉,揉,你怎么又开始搓眼睛,你知道你眼晴红的象兔子吗?”儿子瞬间爆了,他一改往日听话温和的样子,把衣服全甩在地上,目露凶光,恶狠狠地对他爸爸吼回去:“你干嘛那么凶,我又没做错什么”,两个人你来我往,声音越来越大,在里间学英语的我赶忙出来,见儿子气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立马把他爸爸叫住,对他说:“儿子没做错什么,你先进房间冷静一下。”
他爸爸进去后,儿子的情绪依然无法平静,他坐在沙发上,眼泪终于止不住的流下来,那时有些歇斯底里,大声说爸爸不对,让我搬箱子堵住房门不让他出来,我劝了他几句,他起先听不进去,见我没动,他火更大了,让我赶快去,吼道不去我也是同犯,后面索性自己动手搬了几个箱子放在房门口,他爸爸在房间内又冲出来扬手要打他,手没落下去,但儿子轻轻地反击了一下,拍在他爸的手臂上,那种力道是那种想用力又不敢用力的程度,我马上对他爸爸说:“你是大人,你先冷静一下。”儿子又回到沙发上呆坐着,可能是意识到自己动手打了爸爸不妥,这下是默默地流泪,我带上房门对他爸说:“今天是你的不对,你心情不好,对他说话凶,他感觉你不尊重他,你自己都控制不好情绪怎么教孩子控制,你是不是应该和他道歉。”他爸爸想了一下很快就出来和儿子说对不起,是自己的态度不好,是希望他不要一直搓眼睛,但讲的时候语气太生硬。”见儿子没理他,他又回房去了,看的出他爸爸也很懊恼,为今天的冲动后悔。回到大厅我继续开导儿子,“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也很伤心,是不是因为爸爸说话的态度不对,妈妈也觉得今天是爸爸不对,但是毎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对家人偶尔的过错我们是不是要原谅一下,想想妈妈身体不好这几个月都是爸爸每天早上那么早起床帮你做饭,送你去上学。你可以生气,但不应该打爸爸,你应该就动手向爸爸道歉。”见儿子还是不说话只是流泪,我转身离开,心里很难过受,为自己没有办法疏导而伤心。
过了一小会,当我从厨房出来的时候,还坐在沙发上的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我要和爸爸说对不起。”我呆了一会,眼泪情不自禁的溢满眼眶,小跑着叫他爸爸出来,儿子对着他爸爸诚恳的说“对不起,刚才不应该打你。”爸爸马上原谅了他并再次为自己的行为向儿子道歉。儿子还是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显然他认为这是两码事,心情还没完全平复。后来我带儿子去了眼科,果然是结膜炎,难怪一直搓眼,为了让他开心点我提议一起去万达吃饭,起先他还是不愿意叫上爸爸,好说歹说他终于同意他爸爸自己坐公交车去和我们汇合,,“超级物种”的美味午餐过后,儿子终于释怀了,和他爸爸重又有说有笑。
儿子比我想象的要明辨是非,也更宽容,我挺欣慰的。看了那么多教育类书籍和文章,想到以前对他的诸多挑剔责备,让他变得缺少自信,我真的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相对于学多少知识,身心健康是教育的第一位,尊重和接纳孩子的特性,回到家对他的脸色,和他说话的语气,犯错时的教育方式,看他做事时的观察他的眼神无一不在传递着对他的评价和信心,这些都是孩子未来面对挑战,处理压力的基石,有了成就感和自主感作为底线,孩子或许将来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如果以前给他的是两万次批评,接下来可能要补四万次肯定给他,孩子,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