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余热虽已褪去,但传统的中国年味儿则过了元宵节,这个年才算过完,正月十五作为春节后第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在没有了鞭炮声的氛围下,家家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到处张灯结彩的景象倒也觉得热闹非凡。
但凡是中国节,咱们中国人更是要通过吃来表示这份仪式感的,大鱼大肉贴膘已不止三斤、胖到昨日还在哭泣发誓,今儿又欢欢喜喜地喊着“今儿个元宵节喽”,没办法,伺候好这张嘴才对得起年啊节啊的。
元宵节这天,南方人会吃汤圆。我们家都是去超市买汤圆,方便又快捷。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嫩滑柔软、白白嫩嫩,别有一番滋味在口中。吃一个好运常在,吃两个幸福永远,吃三个合家团圆,吃四个四季平安,吃五个。。。哎呦,小猪猪,这东西可不好消化哟~
元宵节最热闹的莫过于舞狮子和舞龙了。意义在于: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 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
元宵节,我最爱看的就是舞狮子了。
伴随着一阵阵欢快的锣鼓声,狮子摇头摆尾,时而高高跃起,时而翻滚扑地,或喜或怒,或勇猛或威严,让人大饱眼福。
这个舞狮子有俩人的和一人的。大狮子是俩人共同合作舞狮子,一人把狮子头扣在头上,双手控制狮子头,后面一人弓腰控制狮子尾!小狮子一般一个人舞动,更灵活一些。
在我们那边,更多的是看双人舞狮。
舞狮表演动作一个是绕,前面的人舞动狮子头,抖,举,幌,后面人紧跟其后,蹦,跳,扭,绕场扩地,为后面的节目打场子!
滚,狮子滚绣球,传统动作,即不能摔了狮子头,还不能拖泥带水,这个时候头人要原地打转,后人就地翻滚,一气呵成!
跳,这个动作主要是头人跳到后人的膝盖上,后人双手抓住头人的腰,头人往上跳,后人顺势扎马步,头人逃到膝盖上,这样狮子就算立起来了!
跳还有一个动作就是头人弓腰,后人抓住他的腰,腾空往后踢腿!
舞狮子一般都是选个子不太高,身强力壮,动作敏捷的小伙子!狮子舞的好是整个表演队伍的灵魂!
对于自己元宵节舞龙只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了。
在老家元霄节那天,我们村会包米粑,在江南偏僻的小村也许包米粑是最隆重的仪式!但元霄节包米粑时与平时不一样,元霄节会用米粉做上鸡,猪,狗,羊等12生肖的造型!虽然不能栩栩如生,但能看出是什么动物!
早上吃过粑之后,就和小伙伴们商量一起结伴舞龙了。那时候小孩子舞的都是用稻草编扎为主的龙,而扎龙这项技术活就交给那些好心的大伯或爷爷了。龙扎好后,我们会用红纸糊起来,再用黑字水笔画龙点晴。插上木棍,用一根禾绳连起来,把小伙伴们手里的一个一个连接起来,就成了一条龙!
早早吃过晚饭后,一群精神抖擞的孩子,拿好装备,就出门开始一家家舞龙啦!龙一家一户经过,一家一户长彩!龙到谁家谁家放鞭炮欢迎!说是舞龙,其实就是举着一条龙围着每家的正堂中间一边绕圈圈一边唱着歌。每家主人会给几块零钱,当时最多的人家给过十块。
一家一家走要2个多小时呢,临近暮色,虽然没有路灯,但我们就用手电筒照着也跑得不亦乐乎,玩的乐此不疲。
最后是烧龙灯,驱鬼神,新年好运的仪式!一般会在村子的尽头烧龙灯,边烧边赶走鬼神!看见熊熊火光,小伙伴赶鬼神的呐喊声与紧凑的锣鼓声此起彼伏!越来越紧凑!似乎把鬼神赶得越远越好!熊熊的火光在锣鼓声中熄灭,我们才返回出发地,凑在一起分钱啦!每人分到几十块钱,满心欢喜,元霄节舞龙就这样简单而隆重的过了!
元宵,也是一个自带浪漫气质的节日
中国人大多知道2月14日是情人节,但这是西方的情人节,而大多数人不知道元宵节才是中国正统的情人节。古代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封建时代,女人很少出去玩,只有到了元宵节,才能出来看灯火,元宵节为古代男女创造了一场灯火辉煌的约会盛宴。
元宵,便是这样一个自带浪漫气质的节日,遇见一个“意外之人”。辛弃疾曾写下元宵节情侣间的千古佳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大抵世间最美的相遇莫不如此,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在满天花火里收藏甜蜜的心意。
过完元宵,意味着春节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