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货郎到生活顾问:一个档口老板的价值重塑

今天守在档口,望着人来人往,我忽然被一个问题击中:

我们每天坐在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仅仅是为了把产品卖出去吗?

如果只是这样,那我和一台自动售货机有什么区别?



一、当销售停下时,我们在做什么?


没有顾客的时候,大多数人会做什么?

刷短视频、重复发着冷冰冰的产品信息——这是许多档口生意的常态。

但,一个傻子也会复制粘贴广告,如果我们只做这些,价值何在?


这让我想起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说过:

“答案永远在现场。”

但守着现场不等于拥有答案——只有当我们开始用“经营者”的眼光审视每一寸空间、每一个时刻,现场才会开口说话。



二、生意的本质:赚钱,但不止于赚钱


是的,做生意当然要赚钱。

但我见过太多人为了短期利益以次充好——这就像给自己埋下地雷。

表面上赚了差价,实际上却在消耗:


· 消耗良心(夜深人静时你能坦然入睡吗?)

· 消耗口碑(骗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

· 消耗精力(整天提心吊胆才是最大的成本)


《论语》有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不是道德说教,而是最朴素的商业智慧——所有靠欺骗赚来的钱,都会变成内心的债务,迟早要连本带利地偿还。



三、重新定义我们的价值:从卖货郎到生活顾问


想明白这一点后,我恍然大悟:

我们销售的从来不是手机,而是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钥匙。


就像海底捞卖的不是火锅,是贴心服务;

苹果卖的不是手机,是创新的体验。

我们要做的,是成为顾客的“手机生活顾问”:


购买前:

· 帮上班族妈妈挑选防沉迷功能强大的学生手机

· 为银发族推荐字体大、操作简的适老机型

· 给创业者建议待机长、多任务处理流畅的工作伙伴


购买后:

· 分享如何用手机拍出更美的家庭照片

· 解答孩子沉迷游戏的应对策略

· 提供旧手机数据迁移的详细指导


这些看似“额外”的服务,恰恰是我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四、把思考变成行动:三个立刻能做的改变


1. 话题库建设

  把每天遇到的顾客问题整理成“手机生活100问”:

  “如何让孩子不过度使用手机?”

  “怎样教爸妈视频通话?”

  ——这些都是最真实的内容素材

2. 价值型内容创作

  把档口日常拍成短视频:

  《今天帮一位阿姨找回了孙子的照片》

  《顾客说买了我们的手机后,家庭群更热闹了》

  ——真实的故事比硬广动人十倍

3. 服务延伸

  在每个售出的手机壳后贴上便利贴:

  “任何使用问题,随时找我”

  ——让冷冰冰的交易变成有温度的连接



最后:


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回答自己:

我们坐在这里,不是为了守着一个摊位,而是守护一份信任。

我们的存在价值,不在于卖出多少台手机,而在于让多少人的生活因为我们的专业而变得更好。


正如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言:

“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

而创造顾客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创造价值。


下次当你坐在档口感到迷茫时,不妨问问自己:

今天,我又为别人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你我存在的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