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微博,关于“安慰剂效应”——
日常生活中,很多疾病,都存在安慰剂效应。
最常见的,感冒难受,或者,肚子不舒服,医生,身着代表其白衣天使的专业形象的白大褂,检查你的咽喉,甚至检查你的心电图,然后再让你去验血。既充满希望,又有些担忧,你将布满你不懂的医学专业名词的化验单,递给医生。医生看了看,想了想,然后笑着告诉你,放心吧,没事儿,回去好好休息,多喝点儿水。然后给你开了一点儿中成药。中成药的配方里,有着许多光听名字就觉得不一般的中草药。回去的路上,焦虑的心情荡然无存。吃了点儿中成药,睡了一觉,感觉好多了。
其实,很多中成药和中药汤,就扮演了重要的安慰剂的角色。你对医生的权威形象的信任,以及精准、严格的化验检测,都使得安慰剂的效果大大增强。这样使你的免疫系统和身体的修复力,更好地工作。
对安慰剂的运作模式,以及如何量化其成效,依然是医学中的难题。相信,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未来的医学,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并调动身体本身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