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都叫他哑巴,其实他不是天生的哑巴,听村里老一辈人说是他父亲做多了恶所以报应到儿子身上。
其实哑巴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陈宁理,三岁时发高烧不仅烧坏了脑子,还变成了哑巴。
宁理叔今年35岁了,看起来远不止35,他乱糟糟的,常常可以看到他顶着个鸡窝头,睡不醒的小的不能再小的眼睛。
哑巴叔的母亲叫银花是个受封建思想影响极大的小脚女人,生八个养活六个,哑巴叔最小孩子。
银花奶奶常常埋怨老天不公,没有善待她的孩子,却从来没有反省过造成这后果的来源是她自己。当初她不舍得花钱说孩子感冒发烧很正常一直熬着错过了治疗,高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哑巴叔到而立之年还没有娶妻生子,与他自身缺陷和形象有关。
哑巴叔没上过几天学,正常学校不接受他,特殊学校昂贵的费用也让他不富裕的家庭望而却步。
我们一群小孩子成了他的老师。
他在我写作业时常常在一边看着,用手指比划,嘴巴吚吚哑哑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久而久之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想让我教他写自己的名字。学会写名字之后又教他认字写字。
哑巴叔很聪明,几年之后虽然仍是口不能言,简单的书面交流却已经可以做得很好。这也让我这个小老师也感到特别自豪。
我们几户人家都住在四合院里,是邻居。
大茂叔5年前娶了媳妇,媳妇高高瘦瘦叫娟子。勤快能干,生养一子。
本来幸福美满的家庭随着大茂叔工地出事,大茂埋藏在废墟下去世变得支离破碎。
娟子婶想要带孩子回娘家,无奈孩子奶奶死活不肯,舍不得孩子的娟子婶留下了。
到底是年轻,脾气又好,不过两年就有诸多媒人上门说媒,孩子奶奶也不忍心浪费媳妇青春,帮着张罗好几门亲事。
娟子婶都没答应,一来孩子还小,不能没有母亲陪伴,孩子奶奶断然不会让她带着孩子改嫁,二来心里依旧放不下大茂叔。三来也没遇上看对眼的人。
就这样日子慢慢过着,转眼间孩子也长到十岁,旁人都在催:“娟啊,你和大茂感情深厚可毕竟他已经走了这么久,现在孩子长大了,也该为自己谋划谋划,等年纪一大,找个好人家也难了。家里没个男人怎么行?”
娟子婶当然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但孩子就是她心头肉不能受委屈,要找也要找知根知底的人,关键是得真心对她娘俩好。
银花奶奶有意撮合哑巴叔和娟子婶,虽说自己孩子有缺陷到底也是亲生的,为人父母没有不盼着孩子好。况且哑巴叔有力气,做些工地活也挣得不少。养活三人不是难事。
大四合院没人不知道银花奶奶的心思,可都没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