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校长邀请我直播时给她做主持人,聊她的新书《教育,站在儿童这边》,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为了让时间充足些,把原本七点半直播的时间调到八点。
能被邀请,是我的荣幸。我爽快答应,也是因为她是红艳校长,她为人的谦卑和对儿童研究的专注都是令我佩服的。而她的新书我也是认认真真看过的,还写了一篇读后感。这是一本很值得读的书,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还是非教育工作者,因为书中的故事就切切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
然后是敲定直播主题:
“小”人物眼中的“小”人“小”事——与红艳校长共话《教育,站在儿童这边》
我们还就对谈话题进行一个交流,大概确定几个问题:
1. 正如您自序里所说的,您书中的这些故事都是一些小故事、小现象,在生活中极其常见,您是怎么想到要把它们写成一本书的?
2. 您写的这众多孩子的故事,哪个孩子或哪件事让您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 您书中多次提到“儿童立场”,这也是张文质老师常说的一个词。您觉得在现实中,我们怎样才能真正站在儿童这边?
4. 您作为一位校长,却始终以“普通教师”自居,这种谦卑和专注让我非常感动。您是怎么保持这种“小人物”心态的?
5. 您每天要处理很多行政工作,是怎么还能保持对孩子的细致观察和记录的?
6. 您提到“降低心理年龄才能理解儿童”,能不能给老师和家长一些具体建议?
虽然准备了流程,但是在直播的时候我们都很快地进入状态,不断地拓展话题,聊到教师的成长、聊到新老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聊到孩子的写作、教师的写作、如何才算“蹲下来”……
不知不觉一小时四十分钟过去了,比我们计划的超时了十分钟。有时候就是如此,与同频的人聊就能聊到一块去,而“话不投机半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