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宝贝说:“妈妈今天幼儿园关门了,放假了!”看的出他还是不想上幼儿园,我马上回答“现在我们不去幼儿园,老师还没有上班呢!宝贝和妈妈在一起呢!”宝贝听我这么一说,平静了下来,玩起了玩具。有时还会想起来重复前面的话,我就再给他答一遍。
临近送他的时间,他又焦虑起来,我说:“咱们去幼儿园看看,如果关门了就不上幼儿园了,没关门就去!”宝贝说“好的。”我收拾完找他,发现他已经不在客厅里了,仔细一找原来他正在床上,身上裹着小被子,只露个小脑袋,我想他这样做是再找安全感吧。
我装作没看到惊奇的问“宝贝去哪了?妈妈找找看,在和妈妈捉迷藏呢?是不是在哥哥那屋呢?没有呀!在阳台上?也没有呀!去厨房了?也没有啊!在窗帘后面呢?也没有啊!到底去哪了呢?妈妈再找找!”
“哇,床上被子外面露着两只小脚丫,谁的?呀!还有一个小脑袋,这是谁呢?我去亲一亲吧!”我故作惊喜的跑到他身边亲了亲他的小脸蛋,他咯咯地笑着,我把他抱起来快速地给他穿衣服,穿鞋子,我知道这样替孩子穿衣服不对,应该锻炼他的自理能力,但还是做不到好好引导,只想快速完成,这是我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午接他回家,我们经过菜市场,一辆红色的小车挡住了去路,前面有买菜的,还有一些正在来往的行人,所以它走的很慢,我在后面保持距离跟随,“妈妈和德德在小车里呢!你快看!”我莫名奇妙,左顾右看也没有找到,“哪有啊?我没看到呢?”我追问到。“你快看!在里面,还有电动车呢!”宝贝指着前面小车的后车玻璃说。我定睛一看,“可不是嘛!妈妈看到了,我们都在里面呢,宝贝观察的真仔细!”
孩子总是用他独特的眼光发现一些新奇的东西,相比他我总是太死板,没有观察到很多美好的东西。
我正在厨房做饭,宝贝跑了过来举着他的玩具车说,“妈妈救护车坏了!你快修一修吧!”我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说“没坏啊!挺好的,哪坏了?”“坏了,你快修一修!”宝贝重复地说着,我越听越生气提高了嗓门板着脸说“哪坏了!没坏!车轮车厢都没坏!”宝贝看了看我,哼哧两声跑出了厨房,我很痛快终于不粘我了,过后我也很自责,其实生气没耐心是因为在厨房做饭太热啦,心情很烦躁,所以对宝贝没有好好说话。
做完饭我来到客厅,宝贝在沙发上摆弄磁片看到我进来马上说“妈妈刚才生气了!救护车没坏!”“是呀小车没坏,你非得说坏了让妈妈修,所以妈妈生气了,说话也大嗓门了。妈妈错了,不该说话那么大声音。”
宝贝笑了,“小车没坏,不让妈妈修了,我害怕妈妈生气,吓我一跳!”
“妈妈错了,以后不着急了,也不对你发脾气了,”我后悔地摸摸宝贝的头,把他搂在怀里,对这么小的孩子发脾气是自己无能的表现,让孩子感觉妈妈反复无常,没有安全感,经常这样会形成恐惧心理,时间久了他也会去模仿这种处理方式,后果不堪设想,我一定要有耐心,杜绝以后这样的事情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