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一名高考失利者。回想读书时代的我就是那类看起来很努力,但考起试来却让人叹息失望的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就是在书本上标记着各种备注,各种划线,看上去非常详细,感觉书翻过去就能记住和掌握所有的重点,可是经常一碰上考试,所有的概念全部坍塌,几乎都是似曾相识,却不知所云。考得不好时还非常委屈,觉得自己平时也算认真努力,可为何一旦碰到考试就这么不堪一击?又或是想肯定是自己记忆力不好,不够聪明吧?从来没有反思过是自己错误的学习方法导致因为认知的偏差而走入学习的误区。没有用对时间花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来提高原有水平。直到进入大学碰到学霸同桌才打破了我原来一直延用的错误学习法。
她有一套完整的自我学习方法。她看过的书都很新,基本没什么太多痕迹,但是在她看书时会在笔记本上做一些重点知识的记录和各种符号,当时我都看不懂她笔记,因为感觉很碎片化和凌乱。现在想起来她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都在那笔记本上了。她就是能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些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坚持不懈的训练,而来掌握某项技能的。另外她总是翻看笔记,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链接,把原来的短期记忆巩固成长期记忆。她学得并不是很吃力。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她还兴趣广泛。然而就因为她拥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也很轻松的包揽了大学四年的奖学金。
现在虽然毕业多年同学中对她的记忆是最深的。因为她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想想其实很多事情还是用对方法最重要。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学会去找其中的规律,并且要用心去归纳总结,不断练习,通过一定时间的刻意练习一定能掌握一定的技能。
认知天性中提到的关于学习的5个建议很实用。建议大家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去做。1.学会巩固记忆。2.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3.学会举一反三。4.学会构建概念。5.注重学习迁移。
功夫不负有心人。能用心,用对方法,持之以恒,是不是离自己的理想中的成功又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