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小雪被砰砰咣咣的声音吵醒,她推醒老公小林,两个人飞速从麻上爬起来。今天是周末,是小林的妈妈又来帮他们打扫卫生了。接下来是小林妈妈边干活边叨叨了。她嫌儿子儿媳家里乱,每周都得去帮他们收拾两次。你看看你们俩,自己孩子都两岁了,还是不会做家务,家看上去不像个家的样子,不知道你们的心思在不在这个家上。我能跟你们一辈子呀?我要是不能帮你们了,你们的日子怎么过?婆婆越说怨气越大,声音也越来越高。小雪坐在床边头晕脑胀。
昨晚孩子玩到很晚不睡觉,把孩子哄睡后,小雪却睡不着了,凌晨才迷糊着,这么一大早又被婆婆吵起来,叨叨个没完。小雪像一个气球被针了一下,突然就爆发了。她大喊,我们也想努力做好家务,却又总是力不从心,我自己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做好家务。小林说小雪不应该对妈妈大声说话,妈妈总是替咱做家务,多辛苦呀。小雪说谁让她来做了?小林竟一巴掌打到小雪脸上,说小雪不知好呆。硝烟弥漫了几天,小雪提出离婚。
在小林和小雪上中学,甚至大学的时候,父母只怕他们不把时间全部用于学业,恨不能连饭都喂到他们嘴里,从来不会怪他们不洗衣服不整理床铺,更不用说帮父母做饭扫地整理房间了。那个时候,父母很能掂得清,学业才是最重要的,其它都是次要。小雪不明白,难道他们毕业工作之后,就没有比做家务更重要的事情吗?事业需要他们全力以服,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他们不敢说疲惫,因为他们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各种充实自己,尽管如此,他们还清楚地知道孩子需要他们多一些再多一些时间陪伴和教育。与这些相比,洗衣做饭,只是做好前面一切的必须,而把家整理得井然有序,有意无意的确已经被他们忽略不计。
小纪的老婆非儿是全职太太,在家带两个儿子,大的上幼儿园大班,小的刚一岁,小纪一个人管理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公司,整天不着家,家里的事务全靠非儿一个人做。有一次朋友到家里做客,看到保姆在做饭,非儿坐在堆满了衣物的地板上喂小儿子,大儿子爬在桌子画画,桌子也满满的全是东西,玩具、画笔、书本、零食应有尽有。朋友觉得自己来得不是时候,怕小纪因为家里的杂乱而难堪,就说,我来之前没顾上打招呼,正赶上嫂子收拾房间。小纪笑笑,你什么时候来,家里都是这么乱。小纪一点难堪的意思都没有,这是我允许的。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够辛苦,我宁愿意她多一些时间陪孩子玩,也不想让她花时间在整理房间上。如果你太在意家里的整洁,就会随时跟着孩子收拾,刚刚收拾好的东西唯恐孩子再弄乱了,会要求孩子这不能动,那不能碰!结果约束了孩子爱动的天性,就有可能限制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正常发挥。小纪笑笑,这不是耸人听闻,有研究发现,没条理的人更具创造性。
像小雪的婆婆一样退休在家的王阿姨,没有了事业的压力,开始讲究养生,追求精致,学做“无用之事”,养花弄草,把家里家外收拾得规矩有趣。她说,她现在终于有时间有精力把家务做得有条不紊,而不像年轻的时候只能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中顾此失彼。她说现在正为失眠寻医问药,再不像年轻的时候总是那么那么严重缺觉。王阿姨感叹,真到能把家务做得无可挑剔的时候,做家务大概已经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倒退二十年,即使没有今天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她也有多少心思呆在家里做家务。那个时候她也一心扑在工作、事业上,而不是像今天这样把大把的时间用于理家做饭、养鱼弄花。那个时候的王阿姨也是婆婆眼里、嘴里的不会料理家务的人。婆婆没有跟她一辈子,她也活成了以前婆婆把家务做得很好的样子,甚至比以前的婆婆做得千百倍地好。
其实年轻人能不能过好日子,在于他们是不是把有限的精力花在工作、学习、照顾孩子、健身等等更重要的事情上,至于做家务,能做到多好是多好,老人们愿帮则帮,不帮就装看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