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朋友吃饭,朋友说我们设计这一行来钱太慢,自己宁愿争够了钱,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贴个面膜看着电视。如是以前或是换作别人,我就又想批评说俗气了,这样的人生和娘胎里的日子有什么区别咧?舒舒服服,无须吃喝,也不怕冷,生命的起点和终点恐怕都是这样的。那么在生命的时间当中(我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一段时间而已),我们好像应该努力感受、学习,精进,去让自己生命的品质更好才是吧。
但是对于眼前这位朋友,前半生就如开挂一样,情商高做事有行动力,有方法又有效率,比如像对别人很难的职业考试什么的只要最后突击一下就能过,是我等凡夫俗子所不能及的。其言论颇似梁实秋说“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于必须工作之余还有闲暇去做人,去享受人的生活”之妙。其实我们应该一方面要刻苦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创造性地高效地做事和解决问题,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闲暇去思考和感受享受人生。
相比我这朋友,时下我们很多人嘴里说着“我的梦想是不工作”,却没有那么好的爹,没有接触新鲜事物的愿望,这样的人或许身体很年轻,但其实心理已经是耆耆老者了。假装自己很努力,看个文章视频音频舒适地“学习”,其实也并没有脱离原始舒适区,学习的效率极低,工作恐怕往往也如是。
事实上,相比较于无所事事地学习,还是学习无所事事要更高明一些。——爱因斯坦。
自勉及共勉。2018.10.12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