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冬的暖阳里,走进了纯阳道观,纯阳道观位于成都新津区,占地120亩,又称"古今天下第一忠孝儒林",这里是儒佛道三教合一并存一地的地方,现已改为纯阳观博物馆,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院内人不多,很安静,甚至有点冷清,楼台建筑始建于光绪年间,保留着清朝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屋檐楼角,窗棂雕花,无不精妙细致。
金黄的银杏树,映衬着朱漆的屋檐,在落日余晖里显得落寞孤寂。
进门一眼望见的,是大忠亭和至孝亭,进门左边的是戏台,大忠二亭是纯阳观内的主要建筑,两亭高均为33.8米,砖木结构,建筑面积各为800多平方米。里面各陈列24尊雕塑,形象栩栩如生。
在历史的舞台上,这里经历了曾经辉煌,后面由于历史原因,毁损严重,直到2006年才得以重新修复。
二十四忠臣,从夏朝的比干到清朝的郑成功、林则徐,在华夏大地上,他们的正气浩然长存于天地间,惊天地泣鬼神;
二十四孝子,他们仁孝之心,千古传颂,感动天地。
历史在这里汇聚,佛道儒三家在这里交融,忠孝思想在这里遗承。
对于封建的忠孝思想,我们今天,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
封建的忠,即忠君思想,有的只忠于帝王一人,无论对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有的忠臣,他们忠于那个王朝,忠于国家与民族大义,他们的丰功伟绩,是值得历史肯定的,有时他们并不是只忠帝王一人,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国为民。
对于封建的忠孝思想, 一方面我们不能过多苛求古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批判的继承。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要摒弃愚忠愚孝的地方。
时代在发展,对于当今时代,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民,具有民族责任感,则是历史赋予我们新的内涵与史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