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现在很好动,昨天想要开冰箱,看到和冰箱门差不多高的他做危险动作,奶奶脱口而出:不能动,会碰到头,我陪你去玩挖掘机好吗?(挖掘机是团子最喜欢之一的玩具,奶奶想要转移注意力)。但是团子不为所动,还是坚持开冰箱,我也怕他碰头(他之前被碰的痕迹刚刚消失,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于是问他:“你想要拿什么东西吗,冰箱太高了,也许妈妈可以帮你”。团子回答:“饼饼,饼饼”。
原来他想吃东西,我拿了饼给他,他开心的离开危险区……奶奶感叹:“还是你比较了解他,知道他想要什么”
平心而论,团子的奶奶我觉得应该算是超一流的奶奶,比一流的奶奶还牛。尊重我们的育儿方式暂且不论,我和团子相处时她会很注意观察我,会暗自学习和模仿带小朋友,我很感激。有时候队友惹怒我,我都会自我安慰,哪有完美的人生,遇到这样的公婆,也就知足了,不和队友计较。我和大部分儿媳妇调节心理状态的方式就是这么不一样……
思维影响行为。奶奶这么一说,我就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在我的认知里,无论大人还是小朋友的行为都有隐藏在背后的原因和需求,只不过小朋友隐藏的浅,只要耐心,总能破解,找到解决方案,引导孩子的行为积极健康发展。成人因为时间比较长,经历复杂,隐藏的深厚,破解起来会费时费力,但只要愿意,总会找到答案。
突然想到以前学习的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一句话:早发现,早治疗。就我自身和周边的大部分人的分享(不排除圈子太小的缘故),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导致的行为和思想问题,根源都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没能及时得到家长的支持(重视、回馈、答疑解惑),而自己又太小,没办法自我调节,很多人都会在这种纠结中反反复复,直到找到症结,自救,这是比较好的情况,还有一部分也许会成为蔡桓公。
感情里总是受伤害的那类人不就是如此吗,为什么总是自己的命苦,也许是该反思一下了。
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是一个结果,有点像豌豆公主(如果没听过这个故事,请百度)的故事,一晚上没睡好是结果,我们需要找到床不舒服的原因,而不是努力加上垫子,也许垫子厚不会硌的疼,但有可能会热到睡不着。掀开一层层的垫子,找到恼人的豌豆,彻底清理,才是上上策。
而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喜欢继续加垫子,而不是找到豌豆。因为找豌豆这件事情看起来比加垫子麻烦多了,且耗时耗力。家长更希望快速停止哭闹,能看得到的哭闹、情绪表达是衡量孩子状态的晴雨表,我们总在被动的接收信号,而不是主动沟通去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
孩子很小的时候(6岁以前),语言和逻辑能力都很有限,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清楚的表达一件事情,父母需要去倾听孩子的困惑和需求,揭下面纱,找到根源。
为人父母,不仅仅是抚育孩子生理上长大成人就完成任务,我们是在种一棵树,为他选择土壤,施肥,浇水,它长的很慢很慢,因为要等待他深深向下扎根,紧紧的抓住泥土。它长得很快很快,因为他在完成那些你看不到的成长后,仿佛不经意间就长高长大了,他的根扎得有多深、多广、多密,他就会有多枝繁叶茂。让我们耐心些,再耐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