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瘟疫的防治历史悠久,每次大疫也都会给后人留下很多经典方剂。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如是写道,道出了瘟疫的巨大危害及发奋学医的动机。
退烧第一药:麻杏石甘汤
疫气(病毒)传染致病,都是从口、鼻、眼等部位进入人体,最先伤害的就是呼吸道以及肺部,然后病毒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随经传变,进而伤害人体的其他部位。对于肺部感染类疾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给后代留下了一个经典方——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用于治疗“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也被称为退烧第一药。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四味药组成,方中麻黄宣肺平喘、杏仁止咳化痰,石膏清泻肺热、炙甘草和中益气。方中解表与清肺并用,宣肺与降气结合,以清、宣为主,共奏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效。
麻杏石甘汤的这四味药,虽然没有一味是“杀菌”、“抗病毒”的中药,但对因肺部感染(肺炎)造成的退热的治疗却特别有效。现代临床研究也表明:麻杏石甘汤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和慢性气管及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可归属于中医“肺热”、“咳喘”的病证具有显著的疗效。
麻杏石甘汤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一个经典方,也留下了中医药防控疫病的诊疗思路,:开门逐寇(病毒)。也就是说,不管是何种病毒变异株,进入肺部造成感染后,麻杏石甘汤首先想到的不是把人体当成战场,直接与病毒搏杀,而是通过药力的组合,将疫气(病毒)通过发汗、化痰、形成大小便等方式排出体外。
祛湿圣药:藿香正气散
面对疫情和疾病,利用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减少其对人民群众的伤害自古有之。宋朝就专门设立了太平惠民和剂局,包括惠民局、和剂局两个部分,和剂局相当于制药工场(制药),惠民局相当于药店(售药)。在宋朝的16次疫情记录中,太平惠民和剂局就颁布了12次官方医方。其中,藿香正气散作为祛湿圣药一直被沿用至今。
现代研究也发现,肺部的热邪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往下走,与人体的水液结合变成湿邪。湿邪凝固在体内,邪气不仅到处乱窜,将病传变到其他脏腑,而且比较难排出体外,就会表现出痰多咳嗽、头痛昏重、呕吐、腹泻等症状。
而藿香正气散的10余味中药,正好具有理气、化湿、解表、和中的作用。全方药物由藿香、紫苏、白芷、半夏、厚朴、陈皮、大腹皮、白术、茯苓、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可很好的将人体内的湿邪排出体外,至今藿香正气都是治疗肠胃性感冒,预防中暑的一味良药。
达原饮,瘟疫论第一方
中医两大派,一个是伤害派,一个是温病派。其中,《温疫论》是中医温病学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其创立的“戾气”病因学说,为后世治疗传染类疾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瘟疫论》也给后世留下了治疗瘟疫的中药方剂——达原饮。
达原饮由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几味药构成,《温疫论》中记载到: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以滋阴;热伤营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四品,乃调和之剂,如渴与饮,非拔病之药也。
最初由于达原饮这个方剂比较平常和简单,不被当时世人所重视。可在后来每当疫气来临时,医家总是会想起这个药方,虽然药方简单但很管用。现代研究也表明:达原饮对于治疗体内的寒湿确实有效。热邪进入人体不仅会产生湿热,同样也会传变成寒湿,不管是湿热还是寒湿,只要湿邪还在体内,人就会生病不舒服,故体内的寒湿要及时祛除。
宣白承气汤:千古名方的佼佼者
温病学派,除了《瘟疫论》,还有一本名著就是《温病条辨》。温病学派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将张仲景《伤寒论》攻下剂三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运用于温病,并组创了新加黄龙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5个承气汤。
其中,宣白承气汤见于《温病条辨》中焦篇第17条, 原文说:喘促不宁, 痰涎壅滞, 右寸实大, 肺气不降者, 宣白承气汤主之……。该方由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瓜蒌皮四味药物组成, 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因痰热壅肺、肺气不降、腑气不通所致的肺系病证。
为何要单单说宣白承气汤呢?因为这味药对当下新冠病毒的治疗起到有效作用。在中医看来,肺(五脏)属金(五行),金(五行)属白(五色),宣白承气汤,也可以通俗理解为宣肺承气汤。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作为攻下剂,宣白承气汤就是一味肺肠同治的药。
要想把体内的邪气(病毒)赶出去,打开皮肤毛孔(肺主皮毛),疏通大肠(大便)尿道(小便)是必须的。门不开,只是一味的把人体当成杀毒的战场,那和在自家瓷器店里面打老鼠差不多。
化湿败毒:抗疫名方集大成
那么,面对肆虐的新冠病毒,有没有将上述四个方子合在一起的方剂呢?答案是有的。这就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根据麻杏石甘汤、藿香正气散、达原饮、宣白承气汤四个古代经典名方加减化裁而来的化湿败毒方。
早在2020年武汉抗疫初期,黄璐琦院士率领的国家中医医疗队,在临床诊疗方案基础上,通过多位国医大师、专家等共同研讨,最终优化而获得了化湿败毒方。后由国药集团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将其转化为中成药——化湿败毒颗粒。
如果你对麻杏石甘汤、藿香正气散、达原饮、宣白承气汤四个方剂稍作了解的话,就可以发现化湿败毒颗粒的妙用。对于肺部感染出现的发热症状,麻黄、赤芍、生石膏来解决(麻杏石甘汤),对于胃部的恶心症状,半夏、草果、藿香、苍术来解决(藿香正气散、达原饮),对于脾部因湿邪而产生的痰多、咳嗽等症状,半夏、麻黄、生石膏、葶苈子来解决(藿香正气散、达原饮),对于肠道的腹泻/便秘,大黄、杏仁、藿香、苍术等药物来解决(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藿香正气散)。
此外,化湿败毒颗粒在努力将邪气(病毒)排出体外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这些中药中“消炎”、“抗病毒”的有效成分,在体内杀死病毒。我们都知道,不管是杀病毒、排病毒,还是后期康复,人体的自愈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化湿败毒颗粒难能可贵的是,还兼顾了提高人体的正气(免疫力),解决了人体生病后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的症状。
如今,化湿败毒颗粒被众多诊疗方案、指南推荐作为新冠不同临床阶段防治用药。其中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八/七/六版)-重型,《Guidelines on the treatment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sever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轻中度患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株中成药应用专家共识》-普通型/重型/核酸长阳患者,多地急诊医学科专家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中医药防治专家共识》-普通型,并被北京、上海、西藏、四川、湖南、贵州、福建、广西、安徽、陕西等地,列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无症状/轻症/重型的全程治疗。入选了《贵州省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无症状/咽痛/发热感染者。
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从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中医药在应对疫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经验可以参照,有着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可以利用。相信在一代代名医的努力下,一张张传世名方终究会跨越千年,在新时代下大放异彩,守护百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