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丁客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读书是一个有效且性价比极高的学习方法。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读一些书,但是真的会读书并且读书效率高的人,其实并不多。
我平时很喜欢读书,每个月都会读一些书来充电。下面就说下我读书的一些方法,供你参考。
01丨主题阅读,系统学习
我读书和学习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坚持“每月一个主题”的主题学习和阅读。每个月我都会挑选出一个我要学习的主题作为下个月的学习主题,然后针对这个主题在京东上去找相关的书籍。
我认为我们读书或者平时读文章获取的都是信息,而非知识。只有这些信息放到相应的系统中,我们的大脑中才把这些信息和对应的整个知识系统联系起来,这个时候的信息才能称之为我们的知识。
所以,在学习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搭建一个主题的知识系统。在书上看到我们想要的信息点的时候,就把这个信息点去附着到我们的系统中,然后通过这种方式让两者产生连接,也让我们能更好的记住这个知识点。
当然,你不一定要进行主题学习,你可以比较随意的看一些书。但是看到你想要的信息的时候,一定要联想到相应的知识系统。
02丨仔细看一本书的目录
通常我看一本书,目录至少要看3遍。第一遍是看这本书之前;再有就是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当出现一部分内容我不理解的时候,马上回去翻目录,然后思考我不懂的内容是这本书中所阐述的知识体统中的哪一部分;最后一遍看目录是在整本书读完之后,带着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去看目录,为的是印证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是不是和作者一致。
目录是一本书中的整体知识脉络的体现,你如果理解了这个本书的脉络,也就清楚了整本书的知识体系。
03丨善用彩虹帖和便签
我在看书的时候最喜欢用的就是彩虹帖和标签。彩虹帖有很多颜色,我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标记,比如我习惯用红色表示疑问点,用蓝色表示可输出点,用绿色表示里面提到的书或者网站。如果是工具书,我会用橙色表示我有兴趣的工具,等书读完后我会下载使用。
便签主要用于我对一些信息点的记录,还有就是我看到的内容让我联想的知识也会顺手记下来。如果是自己买的书,我建议使用铅笔直接在书上记录,这样效率和体验都会比便签要好一些。
04丨读完后输出
读书是一种输入,书读完后最好要有输出。输出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写一篇读书笔记,写一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或者用思维导图整理书中的知识脉络也是一种方法。
输出能让我们更深层次的去理解一本书的内容。当我们读书的时候,可能当时并不会理解书中的全部内容,但是由于读书的连贯性,我们不应该马上停下来去想那些卡住我们的地方,所以读完后的梳理显得格外的重要。
而输出就是我们梳理我们对这本书理解的最好方法。
你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读书习惯,但如果可能的话,我还是建议你尝试一下我提到的方法,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希望大家都爱读书,会读书。